人民网>>房产

奉化塌楼后该如何亡羊补牢

2014年04月18日09: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奉化塌楼后该如何亡羊补牢

  奉化经过鉴定的C级危房

  倒塌的居敬小区29幢楼

  奉化还有多少个居敬小区?全国还有多少个奉化?奉化塌楼之后,该如何亡羊补牢?是塌一座楼、追一座楼的责任,还是应该及早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防治机制?

  报道奉化塌楼事件,很难不把目光投向邻近楼群、全社区乃至整个奉化城区。

  我于塌楼的当晚到达现场时,建筑工人正在搭建铁皮围栏,大量警察、协警封锁了居敬小区29幢的半边废墟。整个社区看起来漆黑一片,29幢以南、以北、以西的多个居民楼的窗户里已看不到灯光。后从社区内外偶尔贴着的通知得知,已有邻近6座楼的居民被转移了出去。

  但这看起来显然还不够。

  摩擦不断

  晚10点多,我探访了一下本应下班的社区居委会,结果意外看到了一个人声鼎沸的场面。居敬小区35幢和33幢的部分居民聚集在此,找社区干部讨说法。原因是:这两座楼和倒塌的29幢是同一地块、同一时间由同一单位建设施工而成的,但在事故发生后却被排除在了转移安置的群体之外。“这样的房子我们哪儿还敢住?”居民们情绪激动,有的用矿泉水瓶子敲击着社区的办事柜台,有的则堵住社区干部的去路,后者在肢体摩擦后倒地不起,哭叫起来。后来在社区方面承接下居民的诉求后,事情才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隔天,摩擦进一步演进。在居敬社区所属的锦屏街道,已倒塌的29幢居民找上来了。作为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于目前政府方面开出的安置方案不满意,谈判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当晚。其间,有居民因“家人不是奉化户口而不能领取安置金”跟街道干部起了冲突,据传街道方面“动了手”,致使一名老年妇女心脏病发作被急救车送往医院。

  政府方面绝少接受采访,但从一些部门和街道干部的口风中听出,他们对于基层群众工作感到很为难。“老百姓就觉得,房子倒掉了,那就全是你政府的责任。”一个干部无奈地表示。

  艰难追责

  难怪居民情绪激动。居敬29幢的倒塌,是宁波地区6年来塌的第三座楼。

  那么责任是谁的呢?因为认定难、加固方案推动难,就任由C级危房摆在那里,老化成D级不能住人危房?截至我采访结束,加固工程还没有在这些危房上展开。

  为什么29幢此前已经明确被认定为C级危房了,但相应的加固修缮方案却迟迟未被执行?随着调查我发现,29幢和奉化城区里另外二十多处C级危房迟迟没能得到加固的主要原因是:责任难以认定,资金无法落实。

  29幢在被鉴定为C级危房后,相关机构也曾制定出了一套相应的加固整改方案,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要花450万元钱。于是跟着来的问题是,谁来出这笔钱?如果分摊的话,各方怎样分配?

  奉化市建设局方面给出的意见是,这笔钱通常由市财政、街道财政和居民共同分担,其中主体是街道;但到了街道层面,负责人又说这笔钱应该主要由危房的开发商、建筑商承担;同一个街道的建设办主任,又给出了“应该主要由居住主体(居民)来承担”的答案;最后到了居民那里,基本上就是一句:我们是不出钱的。居民的逻辑简单极了,谁建的、谁验收的就由谁负责,反正我只管住;官方的意思听起来也合理,房子归居民所有,使用中出现问题,居住主体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

  居民有责任吗?无疑是有的。在包括居敬29幢在内一些危楼的鉴定报告中,的确包括对于部分住户的责任认定——私自改动承重墙,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变,造成房屋质量不能达到安全要求。这些楼的一层,通常是一些几平方米大、本应用作储藏物品的“小间”,其中有些也的确被住家改做了商户,甚至是推倒了墙变成了车库。这些“隐瞒装修”的确是老百姓的责任,但是这部分责任在楼倒塌的成因里能占到几成,调查小组并没有公布。后来我们知道的是,奉化方面控制了三名直接责任人,而这三人是当年参与施工的人员。

  如何补牢

  有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标准,或一个大致的框架——在出现危房情况以后,大体上由哪几方来承担修缮的工作?上述的问题各方面都答不上来。换句话说,在奉化,没有一个针对危房改造的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后也没有一套成熟的处理机制。某街道主任说得好:我们也是最近才开始出现这样的事,此前没有经验。现在也是在慢慢摸索。问题是,危房不等人慢慢摸索。29幢,就是在这样的推诿搁置中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直到倒塌。

  这种责任人可能由多方构成、责任和赔偿认定复杂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奉化城区其他二十多处C级危房。2012年,宁波江东区的楼房倒塌;2009年,同属奉化锦屏街道的西溪路危房倒塌。

  事故都是类似的,如果只是倒一座楼就追一座楼的责任,而不是提早建立起相对成熟的防患机制,那么不敢想象,下一个在人们意料之外的“C级危房倒塌”的悲剧,会在何时、哪一处楼房上演。

  除了“慢慢摸索”,有些基层官员也在探寻一些先进的方法。一个街道干部跟我聊天时说,他最近也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国际上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他研究后发现,包括韩国、香港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用一种“房产保险”的形式,居民在购房时已缴纳这笔费用,这也成为今后一旦出现问题后修缮资金的来源。我们国家的现代社区里,也有针对业主的“公共维修基金”,同样让修缮改造有了支持。

  奉化地区的危房,几乎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建成的国企职工宿舍,转制后成为私有。这样的老小区不具备现代社区的“保险”和“基金”,但这不应当成为放任的理由。在目前奉化市正在进行的全市大排查之外,在制度上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方案,也许才是杜绝塌楼悲剧再度上演的最好方法。

  文并摄/本报记者 薛雷

(责编:尹晶晶、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