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张玉良:培育新产业体系正当时

万利
2016年12月01日14:18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原标题:张玉良:培育新产业体系正当时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万利)2016年接近尾声,房地产市场基本尘埃落定,可以预计,今年以来热点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将使千亿房企军团继续扩容。房地产行业规模还有多大想象空间,房价是否还会延续上半年的迅猛上涨势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千亿房企掌舵人——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

   2015年8月,绿地集团在A股整体上市,此后,张玉良和其带领的绿地更为低调。谈及这一年多的蛰伏,“适应新常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注重需求分析,转型布局‘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 通过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绿地全年业绩及未来业绩有望获得更持续快速增长。”张玉良对记者表示。

   加快布局“大基建”“大消费”“大金融”

   2016年,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区域分化加剧,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重回“过热”区域,看涨预期强烈,房价涨幅不断攀升,同时,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不减,化解价格泡沫风险和去化过剩库存成为分类调控重点。

   张玉良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从“规模”向“利润”转变,增量市场萎缩,存量市场需要盘活,只做房地产,必然遭遇发展的天花板,找准定位,抢占资源,发挥协同产业优势,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

   将“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作为房地产主业之外绿地多元化转型方向,在张玉良看来,是宏观经济形势使然,是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使然,也是企业自身优势使然。

   张玉良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在经济运行呈现L型走势,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的形势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基建领域整体政策环境向好,并且我国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快速增长期,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于基建项目如何获得更丰厚的汇报,张玉良的帐算得很清楚,“绿地的基建项目,三分之一是自有资金,三分之二配资,只要确保项目的回报底线,盈利模式就是可持续且安全的。特别是‘大基建’能够带动综合开发,上下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

   而对市场最担心的长周期、回收慢问题,张玉良很自信,“通过适当利用金融杠杆和产业协同,能够化解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带来的风险。”

   布局“大消费”同样基于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伴随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能力提升,国内的产品种类和质量短期内很难满足需求,进口产品直销产业应运而生。正是看到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绿地选择了做跨境“电商+实体”的采购平台。张玉良透露 ,目前绿地在全国已经开了近三十家“跨境购”实体店,预计三年内会超过100家,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口商品直销企业。

   绿地在三四年前已经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张玉良说,发展“大金融”是产业协同发展的需要,是打造产业竞争力的“标配”,正在争取的保险、银行等核心金融牌照将为绿地打造产业协同航母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

   房地产市场资金宽裕期结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15年以来热点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让很多开发企业赚的盆满钵满,张玉良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却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房地产市场资金宽裕期结束的拐点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和区域市场的分化还将加剧。

   尽管在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政策紧缩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为抑制资产泡沫,降低房地产市场杠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紧信用”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资金流动性收紧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绿地金融板块的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社会资本的融资价格已经上涨10%—20%。

   张玉良认为,明年的住宅市场不会再有今年的上涨势头,但是总体保持稳定,住宅市场去库存效果明显,但是商业地产去化压力依然很大。基于这个判断,绿地已经调整了商业地产的投资比重,并且将很多传统的商业地产项目改造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众创空间,定制化提供产品,规避可能出现空置积压风险。

   对于未来,张玉良的思路很清晰,“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单一性项目或者单一业态的房地产公司根本无法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未来的房地产企业要么彻底改行,要么增加服务,要么走绿地这种‘基建+产业+金融’的一体化协同发展道路。”

   他相信,供给侧改革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开发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和向好的政策环境,培育构建新产业体系,形成有效供给,才能培育增长动能,为下一次跳跃积蓄力量。(完)

(责编:孔海丽、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