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副中心最新消息,加速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城市”建设

2017年02月22日14:43 | 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小字号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北京副中心有望成为北京最宜居的城区之一吗?是的,答案是在“十三五”阶段通州行政副中心全面落定以后。

“多绿”的布局规划,前瞻性的生态城市理念

在“十三五”期间,副中心将建设“一区、一城、三环、三网、四片、五镇、多园”的园林绿化总体布局。同时,北京将从市级23个部门抽调100多名干部进驻通州,以提升副中心的管理水平,将之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同时力求把副中心建设成为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一区”即市行政办公区;“一城”即规划155平方公里城区;“三环”即环行政办公区森林景观带、环新城生态景观带、环区界生态过渡带;“三网”即滨水绿化景观网、交通廊道绿化网、健康休闲绿道网;“四片”即商务中心区、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两组团发展区的园林绿化建设;“五镇”即漷县、永乐店、台湖、西集和于家务;“多园”即城市公园、城市外围森林湿地公园及镇村主题公园构成的城乡公园体系。

副中心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其中重要之一就是“富水”、“多园”,为了珍惜和融入通州与生俱来生态资源的稀缺性,通州副中心对城市住区的规划,要求既符合城市功能划分,又要融入区域内的生态宜居的环境。

比如配套在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区域内,设置了三大生态公园,分别是北部城市湿地公园、中部带状休闲公园和南部城市生态公园。社区内部还规划了一座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贴身体育公园,步行即可享受到惬意的绿色生活。在北京其他城区,如此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城市理念可谓难寻。

“十三五”期间,副中心将推进公园绿地建设,推进城区多元增绿,满足市民生态休闲需求;实施30条主干道路和4条河流重点廊道景观建设;沿市行政办公区、规划城区外围、环区界生态过渡带形成“三环”绿化景观带,并与原有林地绿地衔接,形成万亩以上的湿地森林6处;建设湿地公园9个,打造总面积111平方公里的南北贯通湿地群。

根据规划,通州副中心将着力构建“绿带环绕、绿廊相连、绿块镶嵌”的生态景观,全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28.39%提升至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如何实现“一刻钟生活圈”?

北京市副中心最有特点的城市整体规划是建设自然排涝的城市“龟背”地形,通州会依托城市副中心的水网结构,借鉴古代城市“龟背式排涝”的做法,实现雨而不涝。

但这种“龟背式”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有着先天的自然便利。从一些官方信息里可以了解到,副中心的“龟背”规划图中交叉、汇集、分散的河道会把通州155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划分为12个地区,而以12个地区为基础建设打造“一刻钟生活圈”。

之前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人士已经对外明确,目前已经完成的副中心城市设计和通州区90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完成,规划首先考虑的是城市环境,以水城共融为突出的环境特点,以水和河道来划分,有些河道还要从景观上进行详细设计,并且按功能划分为12个综合性的、分工明确的组团,容量不会过密过高。

据介绍,北京市副中心的12个组团是一个社区概念。不同的组团将配备不同的公共服务,组团内会配备最短距离的医疗设施、购物中心、绿地公园、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市民生活在一个组团内部,完全可以靠步行解决一天的生活。

因此,副中心一方面以海绵城市的标准建设市政排水设施,虽然通州是一个富水的地方,但是不允许出现内涝;另一方面在便民服务上,通州副中心的社区服务配置也要比城区高,一刻钟服务圈将趋于完善,体现在交通上,路网密度高于中心城区的标准。

理想生态城市的精英生活区

承接副中心职能的通州,重新规划后,将努力建设成为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万科与首开联合,首次将万科翡翠系三号作品“翡翠四季”落址台湖,同时将 “城市精英的活力生活”的人居理念注入到这座生态之城。作为区域内少有的低密度、高品质住宅区,与副中心规划理念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万科也将战略业务v-link注入到社区配套当中,与这座理想之城共同生长。

(责编:朱江、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