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江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西翼枢纽门户城市 合作创新发展平台

专稿
2017年07月31日08:36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江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西翼枢纽门户城市 合作创新发展平台

  江门是湾区一个拥有青山绿水白云的宜居之地(卢锦权摄)

  日臻完善便捷的江门交通网络

  海外服务站模式将为江门揽聚海外人才

  “解读江门”之二: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无论从大湾区拓展方向、发展潜力,还是与港澳融合的人缘优势来看,江门的角色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抢抓机遇、加紧研究、科学谋划,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在7月28日召开的江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江门市领导在发言时表示。

  全会提出了江门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市从“一中心”向“多中心”拓展;坚持交通先行,全力推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北广州、东深圳、西江门交通枢纽“三足鼎立”;坚持产业为重,谋划打造“4+1”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坚持深度合作,推动科技、金融、旅游、人才等领域全方位融入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合作重大创新发展平台。

  图/文:严建广 黄文生

  强化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实现北广州、东深圳、西江门

  “三足鼎立”

  在今年7月1日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基础建设互联互通被作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全会提出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在“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的基础上,加强交通谋划,构建多层面的交通网络,强化江门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实现北广州、东深圳、西江门交通枢纽“三足鼎立”。

  全会提出,江门交通建设,对内将规划布局江门大道、机场快线等“四纵四横”快速路网,建设江门城区至台开组团的复合交通走廊,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先决条件;对外交通对接方面,将规划布局香台高速、斗恩高速、珠斗城际等,加强与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的对接,同步加强江门南北通道建设,以加强江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对接。同时,江门将积极推进深江肇铁路的前期工作,谋划建设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铁路,形成江门与广西、贵州方向的直达高速铁路通道;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依托大广海湾临港岸线资源优势,使江门成为泛珠三角重要的出海门户,以加强面向大西南地区联系通道布局。

  据了解,2016年,“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被写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定位为珠三角通往粤西乃至祖国大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门户。过去5年,江门累计交通建设投入超400亿元。光是去年江门交通大会战项目就完成投资133.87亿元,增长18%,为历史上最高。而在今年上半年,江门交通大会战项目已完成投资60.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5亿元。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江门要构建“三通道”,一是建设香台高速,形成港澳地区连通大广海湾、粤西的“南通道”;二是推进中开、开春高速建设,形成深(中)江(阳)“中通道”;三是通过广中江高速建设和佛开、开阳高速扩建,形成连通广佛都市圈的“北通道”。江门还是珠江流域的八大出海口之一,银洲湖地区已初步建立起沿江港口群,广海湾则具备建成国际深水港区的条件。随着港口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完善,江门可成为国际市场拓展大西南腹地的重要门户。

  高水平产业平台

  推动大湾区互补共赢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拓展新发展空间,培育新增长极!而放眼大湾区“9+2”城市群,江门有空间、有条件承担新增长极的重任。为进一步拓展江门市产城融合发展大格局,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和省沿海经济带构建,江门市将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城建设,新规划的银湖湾滨海新城位于大广海湾先导区,毗邻港澳,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

  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江门必须要有更大空间、更高水平的产业平台作支撑。全会提出,在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中,江门将坚持产业为主,构建更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重点谋划打造“4+1”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即广海湾+台山工业新城、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圳—江门工业园、珠西化工集聚区四个“万亩园区”,和江门“人才岛”。四个万亩园区将以建设全省一流产业园区为目标,创新园区开发模式,着力推进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深圳—江门工业园两个“万亩园区”,将创新“飞地经济”的模式,江门分别与澳门和深圳合作开发建设,探出粤港澳城市群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其中,“深圳飞地”即深圳—江门工业园拟选址在新会的大泽园区和司前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3135亩。“澳门飞地”即大广海湾经济区粤澳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总面积9478亩,分三期开发建设。

  五邑大学经管学院教师、财经学者李桂生表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大桥、道路,使江门与深圳、香港的距离都近了,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而且,深圳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这些产业需要有地方去落地;而江门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工业基础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生产要素成本也比较低,两地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有条件,有大的发展前景。

  推出优惠政策优质服务

  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江门共引进36个投资超1亿元项目,投资额达到278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有11个,投资额为220亿元。另一方面,统计显示,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的民间投资,今年上半年,江门民间投资达到514.5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7.1%,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数据的背后,是投资者对江门营商环境的信任。今年以来正式实施的“民营经济十二条”。该举措提出,江门要去费减负降成本、简政放权提升营商环境、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而日前出台的江门“招商引资激励政策12条”,从“吸引新投资”“鼓励再投资”“优化结构”“强化支撑”四大方面归纳了12条扶持措施,着力提升江门实体经济的存量、增量和质量;其中,提出对落户江门的重大项目、知名企业、新认定的总部企业,最高给予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额度全额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励(含企业高管人员奖励)…

  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

  为融入湾区提供各类人才支撑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在全会上,市领导表示,“粤港澳之间的深度合作,也为江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全会提出,江门市下一步将着眼于落实政策、营造环境,做实、做强、做大人才工作品牌。

  江门出台了《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江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落实珠西战略和小微双创工作需要,颁布实施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以及10个配套政策,涵盖了拓宽高层次人才范围、调整创新平台资助标准、构建全球引资引智网络、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00万元至1000万元资助等“干货”内容。全市每年统筹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约为1.6亿元,专门用于引进和培养人才。江门市还通过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等举措。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六支人才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总量98.5万人,比2009年增加19.4万人,增长24.54%;全市中级以上技能人才38.25万人,比2009年增长70.32%,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11.66万人,比2009年增长226.51%。专稿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