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自如熊林:让租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7年09月05日07:2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自如熊林:让租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长租公寓领域,自如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作为国内房地产中介巨头链家集团的内部创业项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自如都享受着链家提供的房源、门店渠道等资源的帮助。依托链家的背景,自如也迅速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5个城市开拓了40万间房源,超过15万业主,累计租客数量突破100万。

在这个传统、庞大而且条块化管理的房产中介集团内部,熊林所带领的自如是链家内部转型的一个方向——用新的服务业态和团队力量,抢占新兴领域。6年来,这个链家集团的“儿子”渐渐变成了“兄弟”:去年5月,自如宣布从链家体系中分离,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

独立之后,自如的目标又变大了。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年会上,熊林提到,希望自如在2017年的增长率超过100%,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

但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业并不容易。熊林经常感慨,自己是在“高位创业”:看起来起点高、业务量大、基础好,可稍有不慎,就可能在某个环节出问题,有时候还会“找不着北”。

从0.5开始的“高位创业”

与“从零起步”创业公司不同的是,自如起初是一家孕育于链家集团内部的公司,拥有较高的起点和清晰的发展路线,获得的资金、资源的支持力度大,也曾被链家董事长左晖称为“资产管理业务线的佼佼者”和链家孵化最出彩的业务。

在外界看来,自如的发展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熊林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别人是从零开始的,我是从0.5起步的,这意味着,初期就需要拥有采购、供应链、团队等全面体系化的筹备”。

在担任自如CEO之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熊林,曾在联想做过系统开发工程师和销售经理,也曾在IBM公司给招商局、顺丰等企业提供过战略咨询服务。对于自如的定位和发展轨迹,他很喜欢站在外界的立场来看:这是一次“高位创业”,一出生就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似赢在起跑线上,实际隐藏着各种“疑难杂症”,因此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明辨平台资源和自身价值”。

“其他‘高位创业’公司提防的是飘飘然,找不到北。”熊林反思说,“我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辱老左的(链家集团董事长左晖)使命。”

创业初期,熊林追问自己:自如究竟对链家的意义是什么?几经思考,他给出了答案:自如一定要在某些方面赶超链家,不依附于母体,适当割舍资源支持和管理惯性,形成自身核心能力。

“和而不同。”这是熊林给自如和链家关系下的定义。自如在延续了链家传统基因的同时,也不敢放慢成长的脚步。早在初创阶段,自如便先于链家设立了高标准、高素质、年轻化的人员准入门槛。“面对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团队,自如更愿意激发员工自驱能动性,让员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背靠链家的先发优势和多年的差异化经营,成就了自如的自立门户。2015年5月,链家把旗下“自如”产品线(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自如寓等)全部剥离,自如正式独立,从链家的子公司变为兄弟公司。

目前,自如的房源中大部分仍是来自链家的支持,但熊林希望这一局面可以尽快改变。而随着自如的扩张,品牌和口碑效应逐渐提升,自如也成立了自己的房源开发团队,业主直接通过自如PC端和App端委托房屋的比例陡增,6月的增速在15%左右。

对于自如独立后的定位,熊林想得很清楚:“自如并不急于融资,但不拒绝外部资本的进入。现在时机不成熟,但未来(对外)融资是趋势。”

让年轻人来做标准化的租房服务

从链家内部独立出来后,自如开始更加强调自己的差异化,首先在团队培养上就有很大不同。

“今年4月的一个周末,自如杭州公司成立,我送走了杭州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总经理有一点特别,5年前以大学应届生的身份加入自如。”5月在自如海燕计划全国校招的第一站北京大学演讲时,熊林如是说。

“从链家体系转到自如的同事并不多,自如更倾向招聘聪明、阳光、坚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简单说要‘自如范儿’。”熊林表示,选择年轻化、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员工,能更好地理解自如的运营模式,更符合自如的整体调性。

以自如内部最重要的岗位自如管家为例,目前招聘要求100%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也不乏全国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今年自如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进行了大规模招聘。

这些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在工作中往往有更强的可塑性。有一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两三年前加入自如,成为一名自如管家,现在已经是自如的运营主管。“高位创业”6年,熊林总结自己花费在“人”身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培养优秀的团队能带来莫大的成就感,也是我创业的重要动力。”熊林表示,“过去自己扮演的是示范者,未来更愿意提供机会,让年轻人试错。”

自如的目标客户是20~35岁的年轻人,而服务这类人群的自如管家,也大多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为了提供年轻人满意的住房服务,熊林带领下的这群年轻人没少下功夫。

自如管家从着装到回复客户电话的语气都有统一标准,自如的保洁阿姨统一要求进门必须戴鞋套。业务运营部主管王琦是这些标准背后的制定者之一。每月3日这一天,她都要“导演”一场月度工作总结会,复盘每个自如管家的工作。

在自如内部,除了每个月的总结,还有每年两次的“大考”:从2012年开始,每年夏天和冬天举行两次“专业技能考试”,所有入职超过一个月的员工,包括业务员、经理、职能部门管理层均需参加,今年夏天的考试就有3300多人参加;考试分AB卷两套试卷,考试内容还包括英语、方言题,并附有规格化的答题卡,考后还会公开成绩排名。

能力发展部经理高忠平是这场考试的负责人,刚刚忙完6月举行的夏季考试,又要准备更新冬季考试的教材,调整考试内容。高忠平笑称,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在内部组织考试、开展“教材改革”。

近百万自如客意味着什么

目前,自如的房源保有量超过40万间,使用自如租房的“自如客”累计超过90万人,业主数量超过15万人。熊林表示,“自如客”的数量预计将在8月达到100万。从规模来看,自如已经是长租公寓领域的第一品牌。

在积累一定优势之后,熊林和自如想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再做点特别的事。

在自如刚起步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引发了不少租客的不满。早期“自如友家”配置的台灯,便被租客吐槽“热得能煮熟鸡蛋”。

“想要留住客户,势必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熊林说,长租公寓涉及的产业链条冗长,所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标准化,也要足够专业,未来还可以做的更加个性化。积累大量的服务经验后,自如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从自如友家、自如寓开始,先后推出了自如驿、自如民宿、自如优品等产品,去年还与京东合作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看似有点“不务正业”的拓展新业务,但熊林说,他们希望能把租房生活从标准化迈向个性化。

2016年6月,自如推出了新产品“自如民宿”和“自如驿”,开始进入短租市场。2017年1月,自如推出了“自如优品”,用户可通过“自如优品”购买家纺、收纳、摆件、香氛、花草、餐具、智能电器等多种商品。

“我们会围绕业主、客户、房子三方,不断挖掘需求,推陈出新。”熊林说,“我们希望更多地鼓励租客自己来装点自己的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意识到即使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也能享受品质生活。”

根据业务部门的估算,到今年8月,入住自如的人数突破100万大关。熊林听到这个消息有些兴奋:“未来房屋的资产属性会弱化,相反房屋的居住属性会凸显。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需要市场供应多样性且高品质的居住产品,这也是自如孜孜不倦的追求。”王林 童倩

(责编:刘佳、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