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西城三年腾退47处直管公房类文物

李天际
2017年12月18日08:15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西城三年腾退47处直管公房类文物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西城区获悉,本月初,西城区15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张贴腾退公告,正式启动腾退,包括谭嗣同故居、林海音故居等市区级文保单位。根据计划,西城区选取47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进行腾退保护,2020年修缮后全部亮相。

  根据此前的摸底,西城区181处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82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中,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共有165处,其中包括34处会馆和名人故居。对此,西城区编制出台《“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选取47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进行腾退保护,涵盖了西城区全部认定为文物的28处会馆和名人故居,并以此推动一批社会单位管理的文物腾退保护。“从直管公房类文物入手,可以用公共财政资金解决文物保护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孙劲松介绍,具体操作上,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参照棚改腾退的政策和标准,政府依法发布腾退公告,将腾退列为文物保护措施;文物管理使用单位依据公告与居民解除租赁合同,并由政府筹集资金和对接安置房源给予补偿安置。

  根据这种方式,去年西城区完成沈家本故居、杨椒山祠、太原会馆、东莞会馆和龚自珍故居等17处直管公房类文保单位的腾退。其中沈家本故居仅用10个月便全部完成腾退,明年修缮一新的沈家本故居将作为法制名人博物馆对外开放。

  本月月初,西城区又有15处直管公房类文物正式启动腾退,包括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晋江会馆(林海音故居)、安徽会馆、宜兴会馆、云南新馆、梅兰芳祖居、梁诗正旧居、华康里、三清观、珠宝市路西商店、大栅栏西街路西商店、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梨园公会、云吉班、钱市胡同等市级和区级文保单位,涉及460余户居民。孙劲松表示,自从腾退公告张贴两周以来,整体腾退进度接近50%,个别项目已达到90%。

  探访

  林海音故居九成居民腾退

  南柳巷40号和42号,两处普通的院落就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故居,同时这里也是西城区文保单位晋江会馆。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时,晋江会馆已有九成居民完成腾退。

  40号院内的墙上张贴着腾退公告。公告显示,晋江会馆的腾退奖励期从12月4日至明年1月12日,共40天。在此期间腾退的居民将可获得提前搬迁奖和工程配合奖等奖励,定向安置房源位于丰台、大兴、房山和昌平。

  院里绝大多数住户已经搬走,房门上着锁,不大的院子显得格外安静。曾经规整的四合院已经被各种临时搭建的房屋挤占,变成居民的厨房和住所,不过北房仍是老房子,没有太大的改观,齐整的鱼鳞瓦错落有致地叠压着,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古色古香。院内还有两棵粗壮的老槐树,据说夏天的时候枝繁叶茂,槐花沁香。林海音就是根据儿时在此生活的经历,写出小说《城南旧事》。

  “这个院子的居民大部分很配合政府的腾退,前几天就交了钥匙搬走了,这里修缮之后肯定会更好。”住在南柳巷的一位老街坊感慨地说。

  距离晋江会馆大约1公里外,位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也将在明年启动腾退。绍兴会馆占地较大,鲁迅先生曾在此居住了7年,先后创作了《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作品。

  青砖灰瓦的外墙,红漆对开的院门,老房屋顶的衰草,如果不是一块“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这个大杂院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走入院中,如迷宫般的小径分割出几个院中院,搭建着各类房屋。

  院内南房的杨大妈已经76岁,在绍兴会馆住了50多年。“我刚搬来的时候这里住着20多户,现在已经有40多户了。”杨大妈说,过去院里有月亮门和鱼池,挺敞亮的。“一直听说这里要腾退,如果政策合适我们也希望改善居住条件,人老了出门上个厕所特别费劲。”说完,杨大妈走进昏暗的厨房做午饭。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责编:孙红丽、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