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京津冀众创空间如何升级

方彬楠
2018年08月29日08:36 | 来源:北京商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京津冀众创空间如何升级

  眼下,京津冀的众创空间正瞄准全时间、全周期、全产业链、全生态、全要素的服务进行延展。日前,“2018中国众创空间特色发展大会”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北京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双创”的推动下,京津冀三地的众创空间正蓬勃发展,并再次蓄势升级。业内人士表示,京津冀三地的众创空间在谋求发展的同时,要正视大部分空间营运能力低、定位不清楚、服务构建等问题,尽快解决营运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升。

  数量激增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南角,曾经的小旅馆和建材市场聚集地,如今已变身成为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这里拥有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空间资源。成立仅一年,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已入驻70余家科技军民融合企业,主要产业方向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如今的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已经快速发展成为北京领先、全国知名的科技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关于公示拟备案挂牌第五批北京市众创空间名单的通知”,海淀区共有20家机构成功入选。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就是其中的一员。至此,海淀区已有北京市级众创空间125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3家。

  事实上,海淀众创空间仅是北京市近年来众创空间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北京市科委共进行了五批次市级众创空间认定,共认定了275家市级众创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北京拥有16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镜头移至天津市。生物纺织酶、可降解农用地膜、贝壳粉涂料、高能糖电池……在BIOINN生物制造众创空间,像这样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共有11个。尽管众创空间成立时间不久,但已经实现生产总值过亿元。

  “第一项技术我们足足用了五年才攻克,但进驻BIOINN后,不到一年我们就已经研发了3项技术。”中科海洋生物再生资源(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辉介绍说,BIOINN还根据公司实际需求提供技术对接、项目申报等定制化专业服务,让它们迅速成为行业内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据统计,目前,天津市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81个、市级众创空间154个,排名全国前列。聚集创业团队5600余个、创业企业3500余家,创业企业等研发转化技术成果超过2000个,申请和批准知识产权近2600余件。

  在河北省,众创空间也在蓬勃发展。今年一季度,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保定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分别授牌,成为雄安新区首家省级和市级众创空间。产业园由北京服装学院与容城县政府合作共建,2017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产业园建筑面积4460平方米,目前已创新孵化时尚原创品牌十几个。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80%的县建立了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全省孵化器数量达到151家,在全国排第十位,全省众创空间达到385家,入驻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1.2万个,在全国排第五位。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86家。

  提速产业迭代

  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孵化器基地的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和传统的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更多的是一种创业文化、氛围、环境和社区的概念,注重的是综合服务能力,另外还包括创业的法治、文化、市场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服务。

  2015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的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层面上首次部署众创空间,提出推进大众创新创业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重点抓好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8个方面的任务。

  众创空间随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蓬勃起来。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多种多样,有投资驱动型、有媒体驱动型,还有大型企业自营型等。据科技部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55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4000家,创业孵化平台当年孵化团队和企业超过50万个。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大型国企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微软、京东、今日头条等互联网生态型公司也开始纷纷布局创业孵化,覆盖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集成、新零售、铁路交通、医药生物大健康等数十个行业,国内众创空间行业开始逐渐呈现国际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和融通发展趋势。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孕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抓手,成为优良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一环。

  创业孵化在新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业孵化和产业需求结合越来越紧密,专业领域孵化、细分产业孵化等表现出生命力。特别是在京津冀区域,“双创”已成为新旧转换的重要加速器,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孵化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助推器。在“双创”的助力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理念需更新

  值得关注的是,激增的众创空间数量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于是,机构的收入被加速“摊薄”;何况创业创新成功率并不十分高,创业创新者对机构的回报十分有限。直到目前,很多众创空间仍未找到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收入构成大多以房租为主,过度依赖政策补贴、盈利模式单一、创业服务专业度不够、同质化严重。投机、盲从、经验不足,让众创空间走进了“二房东”的怪圈。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营运能力低、定位不清楚外,大量众创空间服务构建尚存问题。“服务不清楚,服务的构建上一定有问题,很多空间的硬件建设非常好,但没有形成生态,很难让创业者落脚。只关注硬件建设不关注软件和生态的现状应该引起重视。”

  “这是大家都会遇到的行业共性问题,商业模式不清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周五咖啡创始人、全经联园区地产委员会委员翁晶则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很多人在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上还没想明白就跟风、追热点而仓促上马。

  那么如何摆脱这样的尴尬呢?优客工场创始人兼CEO毛大庆在此前的无界空间新一轮融资发布会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毛大庆看来,众创空间要想走出过于依赖租金收入的恐慌,就必须丰富自身的商业模式。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天津、河北的众创空间也正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已把目光瞄向全时间、全周期、全产业链、全生态、全要素的服务。在北京众创空间联盟理事长、君紫资本董事长秦君看来,“众创空间逐渐走向一种非常理性的发展态势。”毛大庆观察后得出结论:“明显感觉到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中小微公司,而且开始移向头部快速成长的大型公司。”

  未来如何升级?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认为,首先站位要高,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众创空间,发展好众创空间;其次质量要高,不能满足于众创空间数量和孵化企业数量的规模化增长,而更要多关注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创业企业的质量,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走主题式、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众创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标准要高,职业化的服务队伍、市场化的孵化机制、全要素的资源整合能力,是众创空间服务的标准配置,有条件的众创空间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以全球视野谋划创业服务不断提高效率和水平。

  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张巍对于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平台如何打造升级版也给出了建议,他表示,众创空间运营者要对载体平台的经营理念作出调整,“盈利为王、服务至上、垂直细分、共享红利”。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