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微邻里”为社区治理装配智能大脑

吴纯新
2018年08月31日08:42 | 来源:湖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图文:“微邻里”为社区治理装配智能大脑

 社区居民扫码加入“微邻里”。(本版照片均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吴纯新、通讯员何腾琪摄)

武昌区创新“1314”社区治理体系,探索信息化服务,以社区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为载体,倒逼社区治理体系重构,精准精细服务老百姓、化解基层矛盾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7月以来,武昌区委相关负责人逐街调研全区13个街道“微邻里”推广情况,要求提高居民入群率,激发居民群聊活跃度,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服务,灵活运用“微邻里”信息化功能,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为社区治理装配上智能大脑,推动社会治理再创新。

信息化处置,居民诉求一点即通

“网格员你好,15号楼墙角建筑垃圾,请帮忙处理。”8月29日,水果湖街东亭社区居民陈雯打开手机,在武昌“微邻里”内的“网格群聊”中向社区网格员发去信息。网格员张忻欣第一时间收到留言,迅速处理。

武昌“微邻里”是一个集处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务、引领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居民可扫描二维码进入自己所在网格群。

信息终端设置有“我要说事”“服务导航”“网络群聊”三个栏目,居民可输入居住信息绑定相应社区网格,实现与网格员一对一信息互通,还可以在网格群里提需求和建议,所有信息都会在后台留下记录,相关问题会被社区追踪督办。

居民无论办理老年证,或是求助、咨询,均可通过“我要说事”或“网格群聊”平台反映,后台将对数据进行分类分发,网格员会第一时间上门处理,若不能处理,则及时向上级部门求助反馈。事后,居民可对报事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形成居民诉求“收集——处置——反馈——评价”闭环系统。

不仅如此,“微邻里”还有政务、生活、法律、文体、关爱、党员六类服务导航,提供政务办事指导,家政、餐饮、维修等服务联系人、律师、警察电话、活动信息等,用信息化手段将群众诉求全面收集、分类处置、及时反馈。

社区全覆盖,一号通达不留空白

今年7月,武昌区14个街道140个社区已实现“微邻里”全覆盖,居民办事、咨询即可一号通达。截至8月23日,全区入群居民456371人,入群率达90.16%,入群率持续保持良好增长趋势。

服务居民,社区各显神通。粮道街昙华林社区采取“三个结合”“三个发动”方式推进武昌“微邻里”工作,逐渐形成“三个成效”,顺利接入社区居民2000余户,覆盖率达100%。“微邻里”推广与网格工作相结合,借助网格员入户宣传,形成线上线下联通,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推进“微邻里”工作开展;与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搭乘军运会主题活动,以“人人都是东道主”理念作动员,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主人翁意识。

一方面发动社会组织,形成联动效应;一方面发动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宣传推广“微邻里”;同时,发动昙华林商铺店主,利用商铺窗口吸引人群,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居民通过“微邻里”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热情持续提高,对社区工作献计献策、监督的参与度越来越广;网格体系建设有效完善,网格工作现代化水平提升,网格员线上线下服务居民更加便捷。

服务多元化,社区居民人人称赞

宝安社区微邻里,十七网格十七群;精心设计搭平台,走家串户邀您来;政策发布天天有,网聊报事不缺少;精细服务无过程,只为居民少跑路。南湖街宝安社区将“微邻里”推广经验写成诗歌题材,读来朗朗上口,好理解、容易记,在居民朋友圈中广泛流传。

武昌“微邻里”到底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哪些变化?

8月1日中午,紫阳街保安社区起义街27号附近发生自来水管爆裂。辖区居民反映到“微邻里”群聊平台,社区网格员石德敏实地核实后,当即与水务部门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解决自来水管爆裂问题。“微邻里”实时发现问题,减少以往由“社区网格-社区-街道-职能部门”层层报送环节,直接与加入“微邻里”的“区直服务团队”实时对接,高效处理,居民们纷纷点赞。

7月,中华路街户部巷社区居民喻仁平不小心丢失电动车,在社区网格员和民警帮助下,一天时间就找回了。事后,喻仁平觉得丢车事件,大家都容易碰到,便把丢车后的感受及处置方法在“微邻里”中分享,网格中其他居民通过消息推送得知此事,纷纷感叹防盗系统一定要装。

在居民报事中,网格员可第一时间了解网格内动态,及时处理。7月25日晚上8点,中南路街新民主路社区一宿舍4单元8楼漏水至楼下,7楼住户王伟一直联系不到楼上租户,本想通过报警来解决问题,直到12点也没联系上。焦急中,王伟浏览手机发现已加入武昌“微邻里”,便在网格群中和网格员王晓敏取得联系,3分钟就联系上楼上房东,打开门发现水龙头未关,漏水难题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首义路街千家街社区,借助“微邻里”搭建起“阳光助学”连心桥,成功帮助低保家庭大学生张妍筹集到16500元爱心助学款,让她得以安心走进大学校园。

眼下,武昌区“微邻里”服务社区居民的道路越走越宽,全国各大城市前来武昌学习经验做法,络绎不绝。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