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一个家 三代人 七次变迁 一叠老照片,见证成都住宅数十年

陈柳行
2018年11月22日08:51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王晓白一家如今的住房

2003年,王晓白一家迁入金房苑小区

1985年~1989年,住在茶店子街筒子楼

1981年~1984年,居住的矮平房

1971年~1981年,居住的草房

王晓白一直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牌匾挂在办公室

每当飞机冲上云霄,飞向晴空时,已经70岁的王晓白都喜欢透过窗舷向外远望,虽明知无法看到,但总试图沿着河流方位,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找到自己家的方向。从自己出生的锦江河畔老瓦房,看向当年下乡插队的牛圈房,再望到花照壁旁小平房、茶店子街筒子楼,最后转回如今紧邻杜甫草堂的“生态房”……“数十年间,先后住过的7处房屋,我都为它们拍摄了照片。”王晓白还精心地为每一处住房都配上一首小诗,让镜头倒回旧年月,诗歌记录老时光,忠实地还原当时的居住情况。

这些老照片留存着过往的痕迹,像时代的脚印一般,一步步记录了家园的变迁,记录了中国百姓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步伐。

17张老照片 记录七次变迁

“自记事起,那间10平方米破旧瓦房的模样,就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拥有一个宽敞明亮、有着大窗户的房子,是我童年关于‘家’的最强烈愿望。”1948年,王晓白出生在锦江河畔下莲池街夏家老院子角落墙边所搭建的偏房里,在这间“偏偏房”中,他度过了孩提时代。

后来,“家”成为了一个不断迁徙的名词,“安居”成为王晓白的宿梦,“房地产”成了他奉献大半生的职业。从狭窄到宽阔、从陋室到新居、从平房到楼房、从栖身到宜居,王晓白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住宅的发展变化。

“当我在成都商报上看到关于改革开放40年‘家庭文物大晒’的相关文章后,立马就把老照片翻了出来。”现为成都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会长的王晓白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珍藏,20幅照片记录了他从10岁开始至今60年间所住过的9处住房,其中改革开放以来7处住房的老照片,就占据17幅。

从麻柳堰侧的茅草房、花照壁旁的小平房,再到茶店子街的筒子楼、摸底河边的福利房,又到花牌坊前的房改房、试点小区金房苑,最后到紧邻杜甫草堂的“生态房”,40年间,王晓白先后搬了7次家。“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成都房改第21年,我想把这些老房子的照片拿出来‘晒一晒’,把童年关于家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看。”王晓白说。

屋后栽竹添野趣 筒子楼里抢厕忙

1978年,是改革开放元年,也是王晓白从农村即将回到城市的前一年,这一年,他刚好30岁。次年9月,王晓白结束了11年的知青生涯回城参加工作,两年后,他终于离开了位于龙潭乡麻柳堰东侧的草房。那座半瓦半草房也一定程度代表着当年的生活,虽然缺衣少粮,但在堂屋盖了红瓦,屋后栽了翠竹,实践了“不可居无竹”的古训,从贫乏的日子里开出了生活的花。在这里,他和隔壁张家老房子的农村姑娘成为终身伴侣,收获了爱情。

1981年是王晓白他搬进了单位附近营门口乡花照七队的一座矮平房。这间位于花照壁菜田边的农房,一半是老瓦房,一半是以三合土为顶的矮平房,只有46平方米。北侧还有两个粪水坑,不过咫尺距离,强烈的“农家味”常常涌入家门。

1985年,王晓白一家又搬进了位于茶店子电影院东侧的一处筒子楼,他称其为“十八平米巢居”。“我在3楼租了一套18平方米的公房。孩子从9岁至13岁,在沙发上睡了5年。”据王晓白说,筒子楼每层6户,近20人共用一个老式旱厕,每天早上和晚饭后常发生争先恐后抢占茅坑的“喜剧”。

房改风云20载 福利房变商品房

1984年,金牛区启动了对城北高笋塘片区的旧城改造,王晓白带头报名停薪留职,做起了该项目的“旧改办”主任。自此,他那34年的“房产生涯”拉开了大幕。同年,成都最早的房产开发公司成立。

1989年,王晓白从单位分得白果林小区63平方米住宅一套,位于7层顶楼,且未安装电梯,半瘫痪的母亲每次上下楼都要靠人背。1997年,住房制度改革大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的意识蓬勃发展,成都房改21年的历史从此开始书写篇章。同年7月,成都市取消福利房,原来单位福利分房的制度逐渐被全面废止。之后,成都首次土地公开拍卖成功,非国有企业有了供地的正规渠道。从此,房屋供应主要由市场解决,置信、蓝光、万华、合力达等一大批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房市的主角,改写了国有房企独霸天下的历史。

这一年,王晓白将白果林的福利房退还给原单位,搬进了花牌坊街的房改房,两厅双卫的格局,“窗外是通往老西门的干道,还跟青羊区的职工俱乐部为邻,既有来往汽车的噪音,又有旁边舞厅的喧闹。而这一切,恰恰又激发了我加快‘生态型试点小区’建设的决心。”

55岁下海成房产老将 迁入自己建的小区住

2003年6月,在房产领域浸淫多年的王晓白辞职,成为55岁才下海经商的房产老将(他自称“老兵”)。同年年底,他又迁入了位于城西营门口的商品房金房苑小区。“住在自建自管的小区中,很利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在这里居住的6年之中,与邻居相处十分和谐。”

金房苑作为当时建设部的试点小区,因注重绿化和多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获得了当时建设部“跨世纪住宅设计大赛金奖”。遗憾的是,小区地下车位明显跟不上业主私家车的迅猛增长,迫使王晓白再一次思考“更好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子。

进入房地产业之后,王晓白经历了土地由国企统征到上市拍卖,住房由福利房到房改房至商品房的转变,“我几乎亲历了成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诗圣为邻圆旧梦 饮水思源颂改革

2008年,王晓白终于在杜甫草堂附近某小区购得跃层住宅一套,一住就又是一个10年。“能在草堂附近选择住所,一直是我心中的梦。”他是诗圣杜甫的崇拜者,至今办公室里仍悬挂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他说只有“千万间”和“安如山”,才有可能“俱欢颜”。因为,“唯有安居,方能乐业。”

“最开始,我只是想解决我个人的居住问题。”而现在,王晓白大半生的时间都投身在“安居乐业”的事业上。“不了解我的人,可能会怀疑身为开发商的我,却常常在业内提倡‘安居’和‘融良心于建筑’之类,似乎是想把矮小的自己打扮成高大的‘为民’形象。但我想,如果大家看了这组照片及我为每处住房所配的小诗,也许就能理解这三十多年来,之所以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匾额始终悬挂在自己办公室中,绝非是什么‘装点门面’,而是自己七十年生命的一种呐喊。”

1995年,王晓白曾为电视片《安居梦》写了一首“国以民为本,民以居为安,能圆百姓安居梦,再苦再累心也甜”的歌词,感慨之情仍可从他如今的诗里窥见一二,“终圆安居美梦,饮水岂忘源头?改革开放四十载,欣获一步一层楼。”

(责编:赵春晓、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