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虚拟现实仍需迈过几道坎儿

刘 霞
2016年11月30日17:29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虚拟现实仍需迈过几道坎儿

 

 

  扎克伯格和夫人普莉希拉以及他们的狗在虚拟现实中的自拍

  继电脑、手机之后,虚拟现实技术(VR)将成为下一个承载现代科技浪潮的平台已是不争的事实。诸如Oculus Rift和HTC Vive等顶级虚拟现实设备争相于今年面世,更是引发了一阵新的VR风潮。据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产业总值将超1500亿美元。然而,专家们表示,虚拟现实技术这一“当红炸子鸡”要想真正引领新兴科技的潮流,仍需迈过几道坎儿。

  ——一道坎——

  晕动症

  虚拟现实技术的吸引力在于其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用户只需要佩戴一款头盔,就能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通过触感、听觉和视觉从中获得各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然而,《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虚拟现实技术要想获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名为“视觉辐辏调节冲突”的眼睛聚焦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焦冲突。如果不用虚拟现实设备,这个问题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平时基本不会遇到。但如果使用,情况就不同了,这一现象造成的眩晕感(晕动症)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面临的瓶颈。

  其实,眩晕感并非虚拟现实所特有。比如,有人在影院看3D电影会眩晕;还有人在公交上看书也会眩晕,之所以在VR上眩晕感更强烈,原因之一是近距离的屏幕3D显示使视觉辐辏调节冲突更为明显,这种冲突与人类日常生理规律相违背,因此才会有视觉疲劳和眩晕感。

  ——解决方案——

  微调用户视场

  有专家已开始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图形和用户界面实验室的史蒂芬·费纳教授和学生艾周·费尔南德斯发现,通过对虚拟现实用户视场的动态调节,可以减少用户的眩晕感。

  他们研究发现,来自内耳前庭系统的物理运动信号,与VR设备产生的虚拟运动信号之间的冲突是造成晕动症的主因。此前,要减少眩晕感,只能缩小用户的视场,但这样会影响虚拟现实设备赖以生存的沉浸式体验。而哥伦比亚大学的做法更为高明,他们的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户视场进行微调,这样一来,两种信号间的冲突就不存在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研究人员对30多名测试人员进行了数天的测试。结果显示,这一系统确实能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减少晕动症的发生。研究团队称,这套系统有很强的兼容性,在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S VR和谷歌Cardboard上都能流畅运行。

  另外,也有人认为,在游戏中结合更多的运动和走动,有望提升用户体验并最终解决晕动症。

  ——二道坎——

  价格高

  今年三、四月份上市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在业界引发的反应,并没有达到业界人士和专家们的预期。有些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售价太高,如Oculus Rift售价799美元;而另外一些人则表示,价格的影响并不大。索尼公司研制的PlayStation(PS)VR价格更亲民、佩戴更舒适,且用户体验更好,有望将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更多人。

  日本电游网站4Gamer报道称,PS VR今年10月13日公开发售,到10月16日已卖出了5万多台。市场调研机构SuperData Research曾发表调查报告称,今年底前索尼有望售出260多万套。

  ——解决方案——

  多管齐下提升技术和设备

  有关人士指出,未来的虚拟现实系统和设备,可以借鉴PlayStation (PS)VR的经验,以进一步拓展市场。价格更亲民的头盔、令人更舒服的设计、效果更好的视觉显示屏、能与不同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手提电脑相互连接,都是虚拟现实爱好者们内心渴望的需求。

  业界人士希望,用户最终能享受视线和视野都不受限制的完整的虚拟现实沉浸体验。

  企业家(Entrepreneur)网站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在任何方兴未艾的产业中,最开始吃螃蟹的人只是起点,他们将技术介绍给大众并成为下一代思想者的引导者,引导他们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不断改进。

  虚拟现实技术无疑将成为技术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因此,致力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大踏步向前发展的企业家和初创公司必须多管齐下,不仅要大处着眼,研制大设备,也要在小规模上对概念进行测试,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新技术。通过不断改进和提升现有技术和设备,有望让现有虚拟现实体验更加完美,使虚拟现实技术真正成为主流科技的引领者。否则,未来漫天的负面报道,可能会使虚拟现实技术远离主流,甚至给虚拟现实革命按下停止键。

  ■延伸阅读

  下一个社交平台 VR与社交网络结合带来特殊体验

  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著名撰稿人法哈德·曼珠将进行虚拟现实活动看成是“孤独的”,甚至“反社会的事情”。不幸的是,现实的确如此。实际上,很多用户已经表达了想同其他人分享模拟,或邀请其他玩家加入游戏的愿望。

  脸谱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经表示,虚拟现实是“下一个平台”,并于2014年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Oculus VR。最近,扎克伯格称,这无疑会激励新一代初创公司想法设法将多名参与者整合进虚拟现实模拟中。

  10月14日,扎克伯格在加州圣何塞的Oculus Connect上称,虚拟现实的未来将是一个社交平台。他展示了虚拟现实应用在社交网络的各类可能性,从而引爆了业界对于虚拟现实的新一轮关注。

  在这个时长不足10分钟的视频中,扎克伯格带着朋友在海底探访了鲨鱼、一起漫游了荒芜的火星、在脸谱公司硅谷总部打牌击剑;还回扎克伯格家看了他的狗并和打来视频电话的妻子普莉希拉用虚拟自拍杆完成了家庭自拍活动。这一视频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虚拟现实与社交网络的有机结合,有望带来无法复制的特殊体验。

  虽然之前有众多项目都尝试解决线下线上交友的鸿沟,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比如,之前风靡世界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最后因无法满足真实性而逐渐被用户抛弃。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从社交的参与者和场景两个方面解决线上线下交流的问题。

  首先,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线上社交用户的真实性将得到质的提升。比如,位于加州的初创公司ObEN,可以提供迅速、准确的移动端三维图像重建,用户只需用手机拍一张照片(不需要深度摄像头或者其他设备),就可以得到自己的3D虚拟形象,并用此形象进入虚拟现实。其次,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模拟约会场景,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社交场景的需求。

(责编:朱江、伍振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