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老胡同换新颜“亲戚都爱来串门”

樊一婧
2019年04月11日08:19 | 来源:新京报
小字号
原标题:老胡同换新颜“亲戚都爱来串门”

  改造后的东城三里河,水穿街巷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游客每走一处都能拍到美景。

  近年来,伴随前门东区三里河及周边恢复整治项目的推进,前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前门三里河地区,发现从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居民居住环境都得到大大改善。打小生活在前门草厂胡同的张俊义老人直言,“不少老街坊回来后都说变化大,现在的景象真是做梦都想象不到!”

  亮点1

  草厂胡同成为北京首个全电厨房平房区

  草厂地区旧时因为积草之地而得名,是北京城唯一的南北走向胡同群。近年来,草厂地区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公厕革命”、街区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和院落疏解修缮与业态植入等整治提升工程,对老胡同进行了有机更新。

  2014年,草厂胡同正式启动保护修缮工作。2016年,东城区政府实施“排除隐患燃气切改工程”,涉及500多户居民家庭。同时配套全电厨房建设工程,涉及1000多户居民家庭。该工程是北京市首个胡同平房区引入全电厨房项目,居民彻底告别了燃气灶、煤炉子,用上了没有明火,更干净、更安全的全电厨房。2017年,草厂地区围绕保护胡同风貌、实现雨污分流、电力、电信架空线入地,拆除私搭乱建、提升胡同景观升级改造。

  记者近日探访了草厂四条胡同,看到了修缮一新的公厕。新改建的公厕分为5个单间,其中2个为无障碍隔间,厕所内设置了采暖通风系统、消毒灭蚊蝇设施、无障碍扶手以及洗手池等。据物业公司北京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洁人员会对胡同公厕进行24小时保洁,保证垃圾不落地。

  目前,草厂地区已完成17条胡同的电力电信架空线入地、给排水、雨水、燃气切改等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并利用腾退空间补充四联美发、便民主食厨房及便民菜店等。同时,从胡同内选取空闲空间建设临时停车场和充电车棚,减少乱停车现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朱小地表示,“今年还将实施草厂片区的西兴隆街和正义路南延的设计改造,目前方案都已完成。”

  亮点2

  知名设计师改造西打磨厂老院落

  与前门大街一路之隔的西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因聚集大批石器打磨匠人和店铺而得名。随着时代变迁,古建筑变成大杂院,被历史长河碾轧过的古老街巷最终沦落为一条寻常胡同。2015年底,西打磨厂街启动整治修缮。曾经被占用的临汾会馆进行腾退,改建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临汾会馆以前是大杂院,实施文物腾退后,在原址按照“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进行修缮,老旧的砖、瓦、石构件,能用的都原封不动加以利用,更新的部件质地、色调都尽量与原来相同又能看出差别。在陈列馆资料收集和展览布置期间,还特别聘请文保专家全程把关。陈列馆现已建成,免费向市民开放。

  改造后的西打磨厂街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先进设计理念,7处由知名建筑设计师改造而成的院落已全部开业,街区将形成文化创意与设计创新为核心理念的“西打工坊”品牌。

  亮点3

  三里河绿化改造再现“水穿街巷”

  河道蜿蜒曲折,脚下石板路、木栈道交错。如今,前门三里河吸引了不少人来这里感受古都风貌。三里河是老北京城护城河的泄水河道,由于长期不疏浚,三里河成了一条臭水沟,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就是三里河的一段河道。2016年8月,东城区启动了前门三里河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经过水系治理、民居修缮等改造,2017年4月底,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象。

  恢复的三里河绿化景观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路,东至长巷二条、正义路南延,总长约900米。在三里河景观建设中,河道范围内的480户居民告别了破旧的平房而搬迁。长巷头条等9条胡同进行了市政改造、架空线入地和胡同景观整治,河道沿线两侧的房屋得到修缮。目前正在进行两侧4个普查级文物(江西新建会馆、江西丰城会馆、安徽泾县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修缮及违建拆除等环境整治。这里还保留了树龄达数十年的原生树木38棵。

  据介绍,在复原三里河的河道时,并非完全和过去的河道一样。因为河道上后来盖起了长春别墅、丰城会馆等历史文物,如完全复原河道,就不得不将压占在河道上的文物拆除。因此在复原时,有的河道拐了个弯,刻意对文物进行了避让,以此保护历史传承的记忆。三里河是一条自循环景观河。为保障水质始终清澈、透明度高,采用生物活性炭滤层、生态浮岛、曝气增氧等设计,去除污染物,保持水质状态。

  2018年10月,故宫博物院、世茂集团、天街集团签署协议,将共建“故宫艺术馆”项目,与三里河绿化景观及周边区域进行整合,建成后用于展示故宫文化项目。

  ■ 讲述

  “共生院”为胡同注入新活力

  今年56岁的李晓静,2009年前从附近的同乐胡同搬到了草厂四条14号。10年间,她见证了草厂地区的点滴变化。如今,每天她都会约上老街坊到胡同里走走。碰上天气好,还会在胡同里放放风筝。草厂四条胡同北口新开了一家微风市集菜市场,她在一楼买完菜,还能到二楼的书屋免费看会儿书。晚上吃过饭,她会和老伴儿到三里河遛遛弯儿,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感满满!”李晓静坦言,之前的生活对她来说,可谓没有生活质量。“以前胡同里路面坑洼不平,架空线杂乱无章。家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每回去胡同里上厕所,我们隔着老远闻着味儿就能寻到卫生间。之前亲戚们都不常来串门,现在都爱来我家,跟赶集似的。”

  前门东区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也使传统胡同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草厂地区打造了“共生院”,引入新人群,为胡同注入新活力。草厂四条29号院腾退改造为“共生院”后,大门口安装着一台“刷脸机”,29号院的居民靠“刷脸”就能进入。河北女孩杜新颖是三里河畔的春风习习杂志图书馆员工,她目前租住在“共生院”里。“屋内有独立卫浴和厨房,还有智能照明和智能供暖设备。这里比较安静,平时买东西、出行都很方便,去图书馆上班,走几步路就到了。”

  ■ 背景

  前门东区汇集北京南城文化

  地处北京南中轴线东侧,是古都风貌保护的核心地区,承载着历史的骄傲和沧桑。这里的文化很多元,传统商贾、梨园戏曲、市井民俗、街巷民居、乡情会馆,形成特色鲜明的南城文化。

  前门东区总占地面积58.6公顷,区域内有胡同46条,完整地保留了独特的南北、斜向的胡同肌理和具有南城特点的民居院落群,也由此形成了特有的文脉和商脉。

  前门东区形成于明代,是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曾经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是一片最有代表性的老街区。这里市井文化浓厚,大宅门、大饭店、大药局、染料坊、豆腐坊、酒醋坊、戏楼、书场、老字号林立。

  新京报记者 樊一婧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责编:孙红丽、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