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马桶瀑布”

整片马桶瀑布被围蔽起来,部分已经被拆除。
“马桶瀑布”是石湾的城市记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
“不会再有马桶瀑布了。”面对街坊们好奇的目光,正在石湾公园拆除“马桶瀑布”的工人答道。在现场挖掘机的作业下,“马桶瀑布”的一部分已化作黄泥。八年前,伴随着巨大争议问世的公共艺术装置“马桶瀑布”,曾给佛山石湾以及南风古灶景区带了意想不到的“知名度”。和诞生之初相似,今天街坊们对“马桶瀑布”的拆除依然看法不一,有人在感叹“可惜了”,有人则认为“拆除无妨”。
然而,“马桶瀑布”作为石湾的城市记忆,其权属究竟属于谁?建设方是否对拆除履行过合法手续,并知会过石湾镇街道的主管部门?截至发稿时为止,对于书面采访函中提到的如上问题,石湾镇街道暂未回应。昨日,对于“马桶瀑布”原位置上的改造建设,建设方回应称,这里将变为连接古镇文创园和南风古灶景区的一条景观长廊,兼顾交通和观景的功能。
事件:八年“马桶瀑布”被拆
6月26日,一位资深的陶瓷品牌策划人士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马桶瀑布”拆除前后的对比照片。在同一天,“马桶瀑布”的作者、著作权人,广州美术学院陶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魏华自称才从朋友圈中获知,这件落成于2009年10月的公共艺术装置被拆的消息。
在现场,记者登上一座建筑天台俯视工地,原本呈“N”字形向石湾公园东南门蜿蜒百余米、高5米的“马桶瀑布”被拆掉了中间的一部分。被拆除的那部分只剩下高达五六米的黄泥堆,挖掘机攀爬其上忙碌着。残破的剖面上,那些装置构件后面的筋骨暴露出来。
来来往往的街坊们好奇地打量着挖掘机的动作,以及约5米的蓝色围蔽背后露出来的部分马桶构件。“估计只是在维修呢。”有女子经过时议论着。一位在佛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陈先生(化名)坐在湖水边打量着施工现场。“这里施工已经有半个月了。这么多年,佛山人对‘马桶瀑布’也习惯了,现在很少见有人会停下来欣赏一下。”
记忆:曾是纪念雕塑 每天有7万人争睹
对于“马桶瀑布”被拆,有人在朋友圈里感叹“标志性的东西”被拆“太可惜”;也有街上的路人认为,过气了,“拆掉了可以理解”。然而,佛山老街坊们知道,这件公共艺术装置是首届中国陶瓷节的纪念雕塑,从诞生起便伴随着争议,并为毗邻的南风古灶景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声望”。直到今天,记者搜索“马桶瀑布”这个关键词,还可以查找到41.7万个结果。当年的网络关注度依然踪影可寻。当然,也有人调侃“国家4A景区南风古灶欲建全世界最大的‘露天厕所’”。
在当年的围观者中,有人用那时的流行语点评“哥搞的不是艺术,而是马桶”,也有人直言“壮观”“有创意”。知情人回忆,当时号称每天有7万人来争睹,揭幕5天下来观摩的人达到了35万人次。
“洁具有洁净功能,更有排泄功能,这种洁净包括精神的洁净,这种排泄也包括精神的排泄,‘马桶瀑布’正对应着我们时代‘倾泻’的信息。这所有的一切都构成我们的意象景观‘马桶瀑布’。”回顾创作之初,作者魏华说,灵感一方面来自马塞尔·杜尚以男用陶瓷小便器为素材的作品《泉》,有致敬这位二十世纪实验艺术先锋的意思,因为“它改变了现代艺术”。另一方面,这件装置源于“创意改变生活”这一命题,由陶瓷产业文化的历史去改变一个区域或城市的文化生态,其中掺杂着理想和期待。“期待人们通过这件装置能重新审视区域文化、产业的观念,使之成为一座城市的创意图腾”。
历时3个月,上万件陶瓷企业、批发市场和垃圾站的废弃马桶被魏华和工人用卡车装了回来,建成了“马桶瀑布”。2012年的一天,新婚的魏华甚至即兴把好友送给他的礼物——6千朵红玫瑰插在这件庞大的装置上,来表达自己的开心。前晚,魏华表示,自己对此很遗憾。
回应:
原位置将建景观长廊
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程概况牌上注明,该工程名为“佛山市禅城区1506景区C14栋室外平台改造边坡支护工程。”随后,记者联系建设方,了解实施该项工程的原因和计划。建设方相关工作负责人并未给予回应。该负责人强调说:“我们是从发展好石湾这个片区的角度出发去做这件事的。”建设方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石湾人,可能比很多人都希望石湾能变好。
对于残留的“马桶瀑布”构件是否保留,以及是不是有迁移的可能,该负责人也未予回应。昨日,该负责人补充表示,“马桶瀑布”在去年9月中国陶谷启动时,就已纳入了整体改造计划。仅一路之隔的古镇文创园将和南风古灶景区连片开发,整合发展。而“马桶瀑布”所在的位置将变为连接古镇文创园和南风古灶景区的一条景观阶梯,兼有交通和景观的功能。从其提供的效果图来看,“马桶瀑布”沿湖一侧变为阶梯,在原陶瓷企业遗留下的排污设施一侧则改为阶梯踏步、滑溜梯和木屑游戏场。
那些老去的景观建筑
旧澜石大桥(1969~2016)
它曾是广东省最大的公路桥梁,号称“东平河上第一桥”。因其“太矮”达不到航道标准,有关拆除方案的讨论长达十年。
祖庙喷水池(上世纪80年代~2011)
这是佛山第一座喷水池,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因内池为花形,祖庙喷水池被称为“蘑菇池”。“生命尽头”,它布满铁锈,无法正常使用,后被拆除。
佛山市图书馆旧馆(1993~)
位于祖庙路的佛山市图书馆旧馆在2014年逐步搬迁后,何时闭馆一度没有消息。当年底,旧馆开始围蔽改造。随后,部分旧馆作为市图书馆分馆重新开放。
观察:
老去的地标
该怎么样对你?
在魏华的眼中,“马桶瀑布”和南风古灶景区内的瓦瀑布、大缸瀑布一起构成了一条清晰的文脉,失去了“马桶瀑布”将是残缺的。这段残缺的文脉景观仿佛在提示着公众注意,逐渐老去的城市地标景观在给人们带来浓重的文化记忆之后,该如何对待?对此,禅城区政协委员徐玉发表示,当地标景观成为一座城市的记忆,无论其权属是什么,都不应随意拆毁,要做好相关监管。
“‘马桶瀑布’凝聚着石湾人的记忆,有一定的影响力,拆除前最好征求意见。它对整个石湾片区的历史沉淀、城市的规划、人们的生活和历史记忆有什么影响,要问问市民的看法。”徐玉发表示,公示是为了避免拆除过程中可能对周边建筑和环境造成影响。而按照城市规划法和佛山市的有关地方管理办法,对此类有一定历史影响力的建筑拆除规定了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他进一步建议说,对有一定口碑的建筑物、公共文化财产要有规划和保护。“禅城有口碑的建筑物不多了。”
对此,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教授周彝馨表示,要遵循一定的论证方法来确定,城市景观是否值得保护和怎样保护。“论证的原则遵循类似于分类研究保护历史建筑的方法论。对历史或艺术价值很突出的一类景观,要大力保留。”他同时指出,对有一定价值,但不适合当前使用的景观,则应以具体论证为前提,再予以局部修改、功能改善或局部拆除。而对比较差、不合适的景观,则会给予拆除。“前期需要委托第三方评估,分发给包括常住的、偶尔住的等各类人群,综合各种建设意见,来最终做出决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