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问道古码头 沧桑已百年

肖桂来
2017年08月11日09:02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问道古码头 沧桑已百年

④沙溪村“未雨小庐”中的二重门,如今欧阳氏后人仍在打理保养。

①沙溪村内保存完好的麻石路。

②沙溪村古码头对出的河道,将通往巴江河。

③大田村的北帝古庙外趴着两只石猪雕塑。

 

广州日报全媒体小分队来到白云区,探访流溪河下游的古村落。图为龙岗村曾氏大宗祠。

砥砺奋进的五年

在久远的过去,由于陆路建设不发达,流溪河成为广州北部的重要商道,载着农产品的小船从源头附近的良口镇出发,经过今天白云区的蚌湖、竹料、钟落潭等地,最后来到省城,沿河也因此兴起了墟市和村落。

今天再走进这些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只能从老一代的村民口中听闻旧时的记忆。码头遗迹、商贸街区、古民居、古祠堂……静静矗立在流溪河畔,守望着古老村落与乡民。

一位村委负责人说,这些遗迹是历史留给村子最美好的礼物。开发古墟市、古民居、古祠堂这些历史资源,成为摆在河畔村落面前的一条发展新路。

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小分队走进沙溪村,通过了解这座有上千年历史的村落,剖析流溪河畔乡村墟市的变迁历史。

撰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洪达、王宏斌

流溪河的上游是一条条山溪,水道窄窄长长。到了下游,水道就变得宽广了起来。在不同的河段,沿水而建的村镇也有着不同的风貌。广州日报全媒体小分队近日为了探访流溪河流域的古村落、古建筑,走访了上下游的不同村落。从走访的感受而言,上游的古村风貌整体更为古朴,而下游古村的建筑风貌更为现代。

为何如此?

记者了解到,在陆运不发达的年代,流溪河一度成就了许多墟市村镇的兴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道路的修建,水运逐渐被取代。后来,因为物质贫乏,下游地区为了兴修水利,部分古村的麻石、青砖被拆去“支援”,使得村中景观转变巨大。即使是建村超过千年的下游古村,今天的建筑风貌也不再走“古风”路线。

记者此次探寻的沙溪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沙溪村建村逾千年,足以见证流溪河流域墟市的变迁。

沙溪古码头 红船开进村

沙溪,这个名字很多地方都有,它们最大的相似点便都是临水而建。据广州市档案局史料显示,江高镇沙溪村建村于公元890年,是该镇最古老的村庄,至今已有1127年历史了。沙溪村位于流溪河与巴江河交汇之处,村内沙溪水道与两条大河贯通,前方是巴江河,左拐进入流溪河,漕运条件优越。

记者乘车前往白云区江高镇沙溪村,一下就被眼前的乡村绿景吸引住了。水塘倒映着蓝天白云,远方葱绿果林、良田像为它披了一件绿衣,令人心旷神怡。

“这方水塘原来是沙溪古码头遗址,是全村人当年出村的唯一通道。”沙溪村副村长王卓辉提醒记者,眼前这方水塘不仅有“高颜值”,还拥有着厚重的历史,它曾是连通广州、佛山等地的水路中转站。然而,在1930年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水路逐渐衰落,沙溪码头不复盛景。

记者来到沙溪码头旧址,难觅旧码头痕迹。旧码头所在处,只剩下水泥台阶,通往江河的一侧更是建起了基坝,开通的水道被围成了鱼塘。

在沙溪码头旁,围坐在大榕树下的一群老人向记者描述沙溪村的过去:始建于清朝时期的沙溪码头,曾繁华一时,青石板梯子沿河而设,足有30米长。当时,大船可直接开进村,每到贸易之时,舟船往来频繁,还有不少大型红船在此停靠,戏班由此上岸,唱戏给村民听。

沙溪老码头还曾见证沙溪村民撑船耕田的悠闲生活。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在以前,沙溪码头边都会停靠一排木船,河岸边还建了一个牛棚,木船耕牛,一派田园风光。老人说,沙溪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农田有3000多亩,到了丰收时节,米粮就会通过沙溪码头上的船只,运至南海、广州等地,这里被誉为禺北米仓。

不过,依河傍水的地理位置也给沙溪村带来了一些麻烦。由于地势低洼,这里常遭遇洪水侵袭,致使农作物“十种九不收”。好在沙溪码头为沙溪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沙溪人从这里坐船走出去,弃农从商,远赴南美、新加坡等地区,沙溪村也成为白云区较早的侨乡。数据显示,沙溪村现有人口1600多人,在海外谋生的华侨就有五六百人。

旧时青砖房 今日村中宝

“在外经商的村民回到家乡大兴土木,沙溪村当时富甲一方。”村中一位老人用“无街不石,处处街砖,间间都是青石屋”来形容旧时村中的富裕。全村当年铺满麻石路,一堵4米高的青砖围墙把村庄保护起来,免受贼匪的侵害。“麻石路更一路铺到高塘墟,弯弯曲曲整整铺了4公里长,村民走路不沾泥。”

记者在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进入沙溪旧村区域,寻访古民居、麻石巷。走在破旧麻石路上,一位老人表示,村里这些青砖、麻石是往来货船的压仓石,在大船完成交易后一并卸下来,成为村民兴建房屋的原材料。

往前走,麻石板慢慢地变得规整起来。“现在村里保存完好的麻石路只剩下这70多米了!”沿着麻石巷走向深处,一座名为“未雨小庐”的青砖民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麻石门框上贴着一副褪色的对联:未雨先绸缪、小庐晴易安。

该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未雨小庐”的主人是欧阳纲,他是清朝咸丰年间的举人,在家乡建起了青砖大宅,其中书房用来教书育人,尊师重教在当时蔚然成风。入小庐,一座斑驳残旧的门楼展现在眼前,门楼后是一个不大的花园,种满花草,环境清幽,这里曾是主人读书休憩之地。

从“未雨小庐”侧门走出,几栋保存完好的青砖大屋展现在眼前,可惜木门紧闭。往前走,今年92岁的婆婆江彩珠就住在一间青砖大宅里,“宅子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太公那时候建的,住起来冬暖夏凉,很舒服。”

王卓辉表示,当年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麻石巷、青砖屋逐渐被拆除。原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周边各镇村纷纷从沙溪村运走麻石和青砖,用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当时村里就是一座‘无烟砖厂’,连江村戏院的杉木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如今,除了70余米的麻石巷,完整保存至今的青砖大屋剩下45间,古祠堂剩下2间,包括欧阳宗祠、蔡氏宗祠。

“大多数青砖大屋处于空置状态,只有两三间还有老人在住。由于缺乏维护,大屋在加速衰败。”作为一位年轻的村干部,王卓辉多了一份危机感,这成片的古民居建筑正是沙溪村最宝贵的资源,也是重振沙溪辉煌的一大希望。

“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先把村子的环境收拾干净。”记者走访时发现,沙溪村已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村民只要将垃圾丢到家门口垃圾桶里即可,村里会派专人上门收集垃圾,做到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沙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卫生村。

“交通不便制约了沙溪村的发展,虽然村里工商业稀缺,可是却拥有原生态的风光特色、古村落文化资源。下一步,要开动脑筋将文化特色转变成经济增长点,为沙溪村民谋福利。”该村一位村干部表示,初步想法是在旧民居区域翻新重建被损坏的麻石路,把分散在村内的45间古民居用麻石路串联起来,然后引进书画艺术家,把旧村庄作为创作基地,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下游古墟市 借势焕新机

因水运繁荣而兴旺,因陆运兴起而沉寂,流溪河下游的多个乡村墟市遭遇了相似的命运。然而,也有一些古墟市在新城市交通路网布局中,占据一席位置,让古墟市焕发新生机。记者沿着流溪河,实地走访这些古墟市。

高塘墟:骑楼连成片 商贸繁一时

在白云区江高镇爱国西路,成片的骑楼静静矗立,只有几家杂货、小吃店敞开大门。记者看到,部分商铺的牌匾还残存“供销社”等字样,墙壁贴满褪色的海报,依稀可见高塘墟往日的繁华。

据了解,高塘墟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凭借邻近流溪河与京广铁路的优越条件,迅速成为商贸重镇。改革开放后,随着公路经济时代到来,高塘墟引以为傲的水路、铁路运输优势逐渐不复存在。近年来,在距离骑楼街北面900多米处的高塘市场崛起,骑楼街的繁盛也就留在了昨天。

竹料墟:未来通地铁 企业寻契机

竹料墟开墟于清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成为当地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随着水陆交通的发展,竹料墟一度变得兴旺,特别是近年来附近人和镇空港门户的建设以及地铁人和站的开通,间接促进了竹料地区的发展,未来地铁14号线竹料站的开通,或将为古老墟市带来变革。

从广从公路的竹料路口转入竹料大道,正是旧时的竹料墟。竹料墟大约建于明清之间,借助流溪河的水运,货物在此交易,逐渐形成了集市。因为这个墟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1987年竹料墟曾经独立设镇,以墟名为镇命名,叫做竹料镇,2004年6月,竹料镇并入钟落潭镇。

2010年,地铁3号线北延线开通,尽管没有经过竹料,但是竹料地区借助附近的人和站,使得居民出行更方便,带动了地区的发展,一些企业也开始来到竹料寻求发展契机。让竹料人更开心的是地铁14号线的建设,“届时竹料有一个站点,竹料的发展潜力会更加大。”

古时老宗祠 代代香火盛

对于古村落而言,无论附近墟市兴盛还是变迁,村中传统生活仍然长年不变,村中宗祠香火不断。沙溪村的欧阳宗祠保养完好,村民更热情邀请记者入内参观。

记者探访了几条位于流溪河下游的古村,都看到了不少保养良好的古祠堂。例如钟落潭镇的龙岗村,其祠堂十分“霸气”,拥有占地3763.42平方米的古祠堂群。

曾氏宗祠建筑群由曾氏大宗祠、曾氏宗祠、曾惠公祠、应阳曾公祠等组成。在四座祠堂中,曾氏大宗祠地位最高,历史最长,又名追远堂。追远堂源自曾子语“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寓意村中曾姓为曾子的后裔。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期间重修。该祠恢宏雄伟,石雕上的花鸟虫鱼、人物神兽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2年7月公布其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更被评为白云区十景之一“古祠春晖”。

在江高镇的大田村,村中大姓是谢氏,其先祖于南宋末年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大田村,世代以耕田为乐,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如今散布于白云各村以及从化、花都、南海、佛冈等地的谢氏后裔,皆出自于此。

大田村也少不了古宗祠。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北朝南,广三路,深三进,是一所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为白云区少见的大型宗祠。近年来,大田村更筹资数百万元,将坐落于公园中央的北帝古庙和原珍谢公祠重修一新,修建古建筑、池塘、凉亭于其中,形成一片景色秀美的古建筑群。

记者手记:旧墟市故去 新商业代之

作为母亲河,流溪河孕育了两岸的人民,并逐渐在沿岸形成了许多村落和墟市,它们曾经充当了两岸乡村经济商贸中心。然而,时代在变,公路桥梁飞架,天堑变通途,水路交通逐渐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河畔墟市的变迁成为一种必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

运输方式改变是造成墟市变迁的一方面原因,商贸网络规模则是其另一方面。依靠水埠码头发展的墟市有其内在的脆弱性:墟市依附于江河,只能联结附近村落,而难以关联、吸纳更远的聚居点,所以规模小、生存能力差。

有研究指出,墟市不同于城市中的商业建筑,建造时一般采用造价低廉的工艺,很多古墟市经历多年风雨,今天较难保存下富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遗迹,保育的价值不高。对此,我们也许应抱有一颗平常心。即使古墟市不再有当年的繁华,也必然有了新商业中心崛起作为补充、更新,这也是商业的内在逻辑。对于仍有保育价值的历史建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保护,并根据实际情形进行适度开发,发展人文旅游。

通过走访古村落与古墟市,我们也逐渐认识到,要发展壮大城市商贸,离不开发展大规模多层次的商业网络。凭借强健的商业网络,作为枢纽的城市才能长盛不衰。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