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房产

“坑爹咸鱼”,销声匿迹格子铺

2017年08月11日17:57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文/羊城晚报记者 詹青

商铺篇

曾经风靡一时的格子铺,是“投资有风险”的最典型教材。

格子铺集中出现在2010年前后。那时候楼市向好,在住宅限购下,商用物业迎来了投资的“春天”,在江湖上活跃的社会资金蠢蠢欲动——他们盯上了市场上一批商用闲置物业。

熟悉广州商用市场的文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2009年前后,格子铺由北京路一带的旧裙楼开始做起来,后来在荔湾、天河乃至海珠、白云、番禺等地段处处开花,如今,除了一些街铺外,这些将风险转嫁给小投资客的格子铺都在惨淡经营或者空置中,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连阿婆都要买,这生意肯定有问题”

“北京路旺铺18万元一间”、“地铁上盖黄金铺19万元一间”……曾几何时,在很多商业旺地都能看到举着这类招牌的中介。这些看起来非常诱人的商铺毫无例外都是格子铺。

据了解,这些格子铺的货源主要来自于老城区第一、第二批电梯楼,尤其是商用裙楼,也有小部分楼梯楼,层高从9-20层,不少都处于闲置状态,本身价值堪忧。然而大投资客盯上它们后,做点包装工夫,便将风险转嫁给小投资者。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大投资客操作这些闲置商用物业的方法一般有4步:

1.购买物业后,以最大利润为指导,将大拆小;

2.分契,分出多个产权证;

3.装修几个漂亮的样板房,做高大上的概念包装;

4.给中介高达10%的佣金,全市CALL客,分销给小投资客。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到买格子铺的几乎全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连阿婆都在买,我当时就感觉这生意有问题。”文先生回忆道。在什么地方、找什么产品、包装成怎样的“成品”出售,这是资本运作的流程,而事前注册一个公司,事后注销免留“手尾”则是惯例。

租不出、卖不掉、经营不了,很难翻身

和住宅不同,住宅除了投资价值还有居住价值,但商铺一旦没有投资价值,则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格子铺再度烂尾,成为小投资客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其本身就是没有太高价值的产品。尤其受电商冲击,商铺的经营难度上升,对这些原来就设计不合理、定位不合理、需求不合理的格子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广州市场上的格子铺已经几乎销声匿迹,除了一些街铺之外,楼上的格子铺基本全军覆没——租不出、卖不掉、经营不了。 “两三层楼甚至分割成几千个铺位来卖,1平方米一个铺的都有,我真是想不出1平方米的商铺可以做什么生意。”文先生感叹道,“经过这一手,产权已经分散,未来这些格子铺再度翻身的难度更大了。”

(责编:初梓瑞、庄红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