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胡同颜值 追寻老城记忆(走转改·一线调查)
核心阅读
一条条街巷胡同,一头连着数百年历史,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作为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最多的地区,2017年4月,东城区开展了“百街千巷”环境提升工作,计划在三年内全面完成178条主要大街、1005条背街小巷环境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34条大街、496条背街小巷环境提升任务……如何既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城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举措?请看记者调查。
听民声
改造方案群众选,小院旧貌换新颜
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2005年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保留并延续发展传统居住形态的历史街区。
步入史家胡同45号院,位于一、二进院之间的垂花门将院落分为内、外两部分。“之前,这个垂花门破败不堪,甚至时常有木屑掉下来!”住在后院63岁的周桦说,“如今修好啦,看着心里这叫一个高兴。”
“45号院的垂花门整修请专家做了3套方案,由居民自己选择决定。”为了修复这处垂花门,设计师惠晓曦没少下功夫,她专门请来北京工业大学古建修复的“行家里手”,通过3D扫描仪测绘,从残损的建筑中,推测制作复原图,再根据漆片颜色确定垂花门原有颜色。
“抢救”垂花门的同时,45号院的整体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设计师挨家挨户地沟通改造方案——有居民提出,院子里逢下雨必积水;有居民提出,院里的小煤棚子侵占了院子的公共空间;还有居民提出没地方晾衣服……
将居民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赵幸和他的团队在45号院里整整忙活了一年。院里重新铺设了下水道,更换了方砖;违建拆除后,原地改成了绿地景观;小院中间圈出的花池子四周,竖立起了四方的晾衣铁架。
“一个院子里头住着三四十户人家,想让所有人达成共识,注定是个缓慢的过程。”朝阳门街道工委书记陈大鹏告诉记者,比如演乐胡同83号院的改造就花了很长时间,“院里有一户人家从刚结婚,到最后孩子都生了,才认识到给孩子更多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终于同意拆除违建。”
不久前,2017年度“中国人居环境奖”揭晓,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唯一以名城保护和社区营造为主题的获奖项目,其奥秘就在于“风貌保护”和“公众参与”的深度结合。而随着“百街千巷”行动的开展,在东城区4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像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美丽蜕变每天都在发生……
做减法
风貌保护重古韵,百年建筑露真容
老百姓的事情由老百姓自己来办,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扩大公众参与,既需要听取居民的意见,又要发挥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的作用。
“规划引领、设计先行,是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提升的根本遵循。”东城区百街千巷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建中介绍,东城17个街道全部聘请责任规划师,制定街巷风貌管控导则。既考虑各个街巷的特色风貌,又兼顾街区风貌的整体统一。“门、窗、墙、牌、匾、檐、线、管、罩、绿”,各项改造均在地区风貌管控导则下进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
在东四四条胡同西口,一座百年前的老照相馆经过4个月的修缮,如今已露出了真容。门楼两侧,一副灰色砖雕对联“重见天日”。上联:“镜里人是一是二”;下联:“笛中意至妙至神”。门楼上四个大字:“光起万物”。
“这是100年前中国人对照相的理解。”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勇介绍,这副对联过去一直被水泥糊着,从外头看不见。开展“百街千巷”工作之后,街道专门请来专业技师,用剃刀、小刷子一点儿一点儿地给清理了出来。
大概10多年前,胡同的整治还普遍停留在“修旧如新”阶段。近四五年来,观念开始向“修旧如故”转变,就是把胡同修复得和原来的制式一样。
而今天,东城区的胡同整治已经发展到了“风貌保护”的新阶段。比如,因为经过“修旧如新”“修旧如故”这两个阶段,老建筑的墙体上可能已经沾满了涂料、瓷砖片等新式材料。而这次对老建筑的墙体进行修复,则是通过把以前的墙进行打磨,“蹭”出原本的古朴原貌。“可以说,以前的保护主要做加法,现在主要做减法。”张志勇表示。
东四街道对三条至八条具备修缮条件的门楼,采用古建修缮的标准进行保护修复。一个门楼、一座影壁、一块砖、一个院落,无微不至、精雕细琢,力争经得起目光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从去年4月份开始,东四街道已修复门楼74个、露出影壁7处。带有温度的老城记忆,越来越多地回到百姓身边。
补短板
便民服务全覆盖,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内务部街27号院的社区文化生活馆内,记者看到700平方米的院落被划分成了10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都陈列着不同主题元素的物品,整个小院充满了人文气息。院内正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居民张先生表示:“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这个寸土寸金的胡同,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爱好者的一片‘乐土’。”以前,这里是东城区工商联的办公场所,并不对外开放;收回这个小院后,朝阳门街道将这里用作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有效弥补了居民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百街千巷’行动的根本追求,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高建中表示,在街巷治理中,东城区始终坚持行动推进到哪里,便民利民就跟到哪里,民心工程就建到哪里。
留白增绿、见缝插绿,2017年东城区还新增了南门仓等10个“口袋公园”,新建、改造绿地23.5万平方米;同时,新建、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03个,实现17个街道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全覆盖。
为了跳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东城区出台了《在城市治理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共建共享的意见》,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改变党委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东城区还在全市首创“小巷管家”工作模式,全区共配备街巷长1030名、“小巷管家”1999名。他们联起手来,负责街巷的环境建设管理,谋划街巷胡同维护治理方案,定期巡视街巷,对街巷胡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监督整改。
■记者手记
携手百姓解难题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如何兼顾,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在很多地方,要么开发商主导,商业化严重,“乡愁”消失;要么居民主导,建设无序,风貌杂乱。
以“公众参与”为切入点,成为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提升行动破解难题的新路径。
这种模式既没有抛开居民政府独立决策,也没有任凭居民私搭乱建。政府牵头定下改造的基调,再以街巷风貌管控导则为建设指导依据,组织小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片区改造协商,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实践也证明,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既留住了历史记忆,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