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成群结队往来于自家楼下地下通道口的年轻人,北京市海淀区碧森里小区居民崔阿姨出于好奇到地下室去瞅了瞅,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下面一家紧挨着一家,犹如一个地下‘城堡’。”
据北京市海淀消防部门介绍,按照规划,该小区地下室应当用作设备间和停车场,但物业公司却将地下室出租他人,承租人又私自用简易墙体隔成一千多个小房间出租。因地下“城堡”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海淀区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展整治。
1月21日上午,由公安、消防、四季青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到该群租房进行现场取证。《法制日报》记者随调查组进入该群租房区域一探究竟。
碧森里小区位于北京西四环外。走进小区大门,左手边1号楼外侧墙上有个门洞,进入沿着台阶而下,转过几道弯,拉开一扇半掩着的门,一阵地下室特有的略带发霉的气味迎面而来。
记者在地下群租房走访了约一个半小时,途经1至3号楼部分地下群租房看到,1.5米宽左右的走廊纵横交错就像“迷宫”,有的拐弯就是尽头,有的纵深六七十米,走廊两侧是一间紧挨着一间的隔断房,房间大多四五平方米。
海淀区公安消防支队田村路消防工作站站长杨洋在现场介绍说,虽然房间很小,但有的房间还是两人合租甚至住着一家三口,租客多时超过2000人。
由于是上班时间,租客在家的不多。在1号楼下离楼道较近的一处群租房走廊里,在京打工的湖北籍袁姓小伙正在用衣架子勾靠近房顶塑料架上的网线。架子上,各种裸露的线路错综复杂。
小袁在一家酒店工作,去年8月份通过街边小广告找到这里,以每月280元租下了一间4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他看中这里,图个便宜,隔壁还有地下停车场,通风较好。
至于消防问题,小袁认为这里确实不安全,一旦有火灾不太好跑。
“该地下群租房没有暖气,一些租客使用‘小太阳’电暖气,还有租客使用电磁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走廊上各种电线又拉得和蜘蛛网一样,容易引发火灾。”杨洋对记者介绍说。
“一旦发生火灾,并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和扑灭。”杨洋指着走廊顶上的烟感器说,“我们检查过,这个群租房区域的烟感器大多已经损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瘫痪,很多自动喷水器被私搭乱建的各种隔断遮挡”。
杨洋走到走廊一侧说,发生火灾后,普通电路往往中断,产生大量烟雾能见度低,消防应急照明灯可独立照明助人逃生。可他用手按了几下墙上的应急灯,没有任何反应。
发生火灾后,还面临往哪逃的问题。在1号楼地下一个180多户的群租房区域,管理员称有3个出入口。记者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出入口通向停车场,但门被“铁将军”把守;一个出入口通向的是另一个群租房区域。
碧森里小区地下群租房一直是辖区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消防部门早有通过拆除、恢复原貌消除隐患的想法,但因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物业公司逃避责任等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公安、消防、房管、规划及属地镇政府、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下定决心清理此处群租房。
为配合此次清理,联合工作组到该地下群租房逐门逐户张贴了《公告》,将对碧森里小区地下室违反法规行为开展清理整治,请住户于2014年1月30日前搬离。
多位租客也向记者表示,看到了《公告》,也愿意在规定时间搬离。
“生命安全最重要,理解政府拆除地下群租房。”在一家超市打工的租客小蔡说,自己工资一个月就2000多元,希望政府能够为像她这样的外来打工人员提供安全便捷的廉价出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