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时代洪流中,何处话乡愁?

2014年02月13日09: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时代洪流中,何处话乡愁?

  正月初六,临近春运返程,多地飘起了大雪。就连新闻联播,也用“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吧”作结。回家前,不算丰满的荷包“近乡情怯”;离家前,漫天大雪又渲染了无数离愁别绪。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同学这样给我描述他的春节:“下了班一个人回家,买了材料包了饺子,跟父母视频聊天,让他们看我包的饺子,没多久,三个人脸上都是泪水……”

  这是传统。每到佳节,游子就更添一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愁绪。在异乡的孤独、无助、甘苦自知,都在节日里被无限放大。唐时,冬至夜里,孤身客居邯郸驿的白居易想象着家里的场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除夕夜里,一向“豪放”的高适也展现出细腻的一面:“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在中国古代,交通不便、人均寿命不长,由于宦游、出征、远戍、徭役而出发的每一次长途跋涉,都有可能是和家乡、亲人的永诀。因此,抒发“思乡”的乡愁,就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脉。

  时至今日,“一日千里”早已不是什么难事,但交通的便利、通讯的快捷,分毫没有减轻乡愁的重量。只要看一眼春运时“奋不顾身”的人们,你就能明白,千百年来,对家乡的情感,一直是维系这个民族的那根最柔软、最坚韧的丝。

  笔者的家乡在河北涉县。十几年前,这座山间小城曾经只有两条主街,被戏称“一个交警指挥全城”。落后的经济,让人们的生活极为拮据。今年过年,我路过那个破旧的交通岗时,几乎被汹涌的人潮裹挟:路旁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在蹦床上欢声笑语;年轻人端着玩具枪,瞄准面前的靶堆;中年人在彩票摊上试着手气,笑着刮开又丢弃;广场的中心,竟然架了一座巨大的飓风飞椅——随着中央“大伞”的转动,吊椅不断地升高和旋转,空中不断传来乘客的惊叫。队伍排了很长。像这样的场景,县城里到处都是。

  我许久没有回乡,想去以前的学校和房子附近看看,怀怀旧。沿着记忆的道路走下去,两旁开始出现很多新的建筑,高大漂亮。走到原来住过的家属楼的位置,才发现是一片荒地,野草早已将其占领。

  回到邯郸,这里也一样有许多再也走不通的道路、再也找不到的房屋。“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口号,大拆大建的工程,让外出的游子每一次回家都恍若隔世。

  这是过去几十年间,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并不鲜见的场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被拆去夷平的老建筑、消失的树木与河流……同时,再也不见的街头手艺、曾经的舌尖记忆、被电子玩具替代的儿时玩具、甚至是越来越少被使用的乡音,都见证着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家乡”面貌的变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说古代的乡愁是“物是人非”的落差感,那么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则染上了“物非人是”或者“物非人亦非”的些许荒诞—承载记忆的物质载体消失了,记忆将何处安放?这是太“现代”的乡愁体验,是个人的感怀,也是时代的疤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乡愁”这个古老又诗意的概念,少见地出现在中央文件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说的是城镇面貌,是环境保护,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维系。虽然现代化、城镇化的大潮不可逆转地会带走许多事物,但尽力让乡愁在这洪流中有一片“安身之地”,固住“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乡情乡心,本身也极重要、极有意义。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