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方兴地产分拆而来的金茂投资开始招股,最多融资将达39亿港元。
方兴地产成立于2004年,大股东为中化集团,后者为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借助中化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方兴地产仅用10年时间就奠定了其在地产界的江湖地位。
2007年方兴地产赴港上市;2009年以40.6亿人民币天价拍下北京广渠路地王,一战成名;2014年再以101亿人民币夺得上海总价地王,方兴地产也成了地王的代名词。
不过,这两年来,这位房企中的“富二代”也开始差钱了,在分拆金茂投资之前,方兴地产已经引入平安信托等对其多个项目进行融资。
分拆金茂上市
6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方兴地产发布了一条公告,宣布将分拆集团旗下的酒店业务金茂投资赴港上市。
方兴地产预期金茂投资全球发售股份合订单总数6亿股(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则为6.9亿股),发售价介乎5.35港元至5.65港元,发售规模介乎32.1亿港元至33.9亿港元(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则规模增至36.9亿港元至38.99亿港元)。
金茂投资6月19日开始招股,6月24日截止认购,预计7月2日上市,市值将介乎107至113亿港元,金茂投资上市后,方兴地产仍将持有其70%的股份。
据悉,金茂投资的资产包括6间已营运的酒店(金茂大厦,包含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金茂深圳JW万豪酒店、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金茂三亚希尔顿大酒店和崇明凯悦酒店),及两间在建酒店(北京金茂万丽酒店和丽江金茂君悦大酒店)。
上述酒店大都位于当地的黄金地段,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楼高88层,是上海的地标式建筑。
据悉,这8家酒店总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客房数超过3400套,2013年度酒店经营业务实现收入20.61亿港币。
而根据方兴地产不久前发布的2013年财报显示,金茂投资的营收只占方兴地产全年收入总额的10%左右,酒店业务只是方兴地产三大业务板块中占比较低的一个板块。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方兴地产选择将酒店业务装包分拆上市,看中的可能并非每年酒店业务带来的业绩营收,而是希望能够将酒店资产证券化,盘活这部分的存量资产。
事实上,金茂投资这部分酒店资产也是方兴地产收购而来的资产。
2009年1月,刚刚上市一年多的方兴地产就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好戏,以11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将金茂集团收致麾下,而当年其营收总额仅为63.2亿港元。
收购完成后,方兴地产持有的物业面积大幅增加,由79万平方米增至137.7万平方米,但6年时间过去了,这部分资产在营收上并未给方兴地产带来多大价值,酒店业务收入仅从2009年度的15亿港元增至2013年度的20亿港元。
同时,由于多元化经营,方兴地产的估值一直受到影响,而方兴地产早在几年前就在谋划能够将酒店业务分拆上市。
美林美银在今年年初给出的一份针对方兴地产的研报就指出,方兴地产的综合业务模式令其估值一直遭折让。
疯狂的地王生意
据悉,除了酒店业务之外,住宅和物业才是方兴地产的主营,二者的营收占到了其总营收的近9成。
作为中化集团的地产旗舰,方兴地产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2004年注册成立,2007年赴港上市,2009年在北京广渠路15号土地拍卖会上一战成名。
2009年7月8日,方兴地产击败SOHO中国、保利地产,以40.6亿人民币天价拍下北京广渠路15号土地,以“黑马”之姿成为北京最新地王。
事实上,这一地王项目为方兴地产带来了巨大收益。
根据方兴地产年报,2009-2011年,方兴地产的营业额均稳定在60多亿港元;而在广渠路地王项目金茂府的销售收入计入营收的2012年,方兴地产的营业额一跃升至171亿港元。
而定位高端的地王模式也为方兴地产带来很高的利润率,财报显示,方兴地产2012年的毛利率高达56%,2013年这一数字有所下滑但仍达44.4%,大大高于上市房企30%左右的平均毛利率。
尝到甜头的方兴地产一发不可收拾,将“地王生意”演绎到了极致。
2012年12月6日,经过78轮举牌后,方兴地产全资子公司新辉置业以总价23.2亿拍下苏地2012-G-98号住宅地块,成为苏州当年的总价地王。
2012年12月26日,方兴地产全资附属公司威旺置业与上港集团联合体以总价56.8亿摘得上海海门路55号商办地块,该成交总价刷新了上海今年土拍的最高总价记录,也刷新了2012年全国土地总价纪录。
2013年1月28日,在其他17家大牌房企的围剿下,方兴地产以101亿的总价抢得闸北区大宁路街道325街坊地块,溢价率高达111.5%,打破了上海纯宅地的总价记录。
据21世纪网(微博)计算,截至目前,方兴地产光用于抢得位于北京、苏州、上海四幅“地王”的资金就高达221.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超过方兴地产2013年14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在此之前,作为房企中的“富二代”,方兴地产一直不差钱,“富爸爸”中化集团对其也是宠爱有加,给钱给地。
方兴地产先是收购了中化大厦和王府井大饭店100%的股份;之后又拿下中化集团旗下的金茂集团;2009年,中化集团先后两次以配股的方式为方兴地产“输血”近30亿港元;2010年,方兴地产又收购了中化集团持有的“北外滩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东块剩余50%的股份,成为北外滩最大“地主”。
几年时间,方兴地产就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商业地产企业之一,拥有极高的总资产,根据2013年年报,其目前的总资产高达1208.43亿港元,而净负债率始终维持在40-50%左右。
“富二代”缺钱了
但这样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方兴地产斥资200多亿砸下几个地王项目后,我国的房地产形势急转直下,方兴地产的走高端、慢周转的战略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据悉,方兴地产目前销售陷入了全面受阻的窘境。
今年前4个月,方兴地产累计取得物业签约销售额33.8亿元,只相当于去年方兴地产销售收入146亿元的23%。
方兴地产位于亦庄板块的亦庄金茂悦新开的两期产品去化缓慢;上海的海门路地王项目,2012年方兴拿下该地块后不到一年,就被传停工;大宁路地王项目楼板价高达47609元/平方米,已经超过了周边在售新房如明园森林都市揽翠苑等的价格。
在疯狂拿地后,方兴地产的负债总额不断攀高,根据其2013年财报,虽然方兴地产负债率仍维持在40%左右的低位,但其银行贷款及各项借款则升至358亿港元左右,比2012年新增债务75亿港元,同比增长27%,融资成本则超过13亿港元,同比增长34%。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方兴地产早已开始频繁融资。
2012年上半年总额2亿美元的俱乐部贷款获得银行审批;随后方兴地产子公司中国金茂成功发行人民币7.5亿美元短期融资券;2013年下半年方兴地产发行了5亿美元的债权;2013年10月方兴地产发行的3亿美元高级无担保债券;2013年12月份方兴地产再次引入黑石集团1.3亿美元、平安信托9亿元股权融资。
最近的一次融资发生在6月13日,方兴地产与一组融资机构达成一份三年期融资协议,最多可融资40亿港元。
虽然有着大股东的不断输血,但过度扩张之下,方兴地产对资金也是极度渴求,而分拆酒店业务上市则为其打开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为其房地产业务输血。
方兴地产表示,酒店业务分拆上市“取得的款项将用于方兴地产再融资未偿还债务、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