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切实提高大都市圈发展水平

2014年09月04日07:52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切实提高大都市圈发展水平

  大都市圈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其区位发展优势突出,完全具备成长为世界级大都市圈的潜力。当然,我国大都市圈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难题,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顶层设计,着眼长远,循序推进

  (一)

  包括都市在内的城市,作为一大文明成果,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寄托着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现实梦想。应该说,从城市出现的那一刻起,到城市里生活,成为城里人,就是人们孜孜不倦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据悉,最早出现的城市距离今天已有万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城市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王冠上的宝石。在我国古代,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城市,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繁华程度上看,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城市相比,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以及城市化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是与工业化紧密相连的。工业化从根本上重塑了城市的内涵和形态。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则比西方工业化国家晚了100多年,工业化落伍是中国现代城市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回顾全球的城市发展历史,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历史,并且要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城市的本质特征,在我看来,是“聚集”。如果还可以再增加一个词,那么我会选择“组织化”。我以为,这两个词既能够解释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所在,也能够解释城市为人诟病之处。从聚集的角度看,正是通过人口以及人类活动在城市这个相对狭小空间的聚集,人们才可以享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带来的各种正收益,这种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对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具有积极意义,对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和供给成本的降低、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合理化同样也具有积极影响。

  甘蔗没有两头甜。同时,也正是因为聚集,人们不得不承受交通拥堵、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超负荷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城市发展来讲,仅仅做到规模上、数量上、范围上的聚集还不够,城市还需要良好的组织。无论是在不同产业之间、在社会各部门之间,还是在空间形态和内在功能上,都需要良好的组织。有了良好的组织,可以减少城市因为人口及其各类活动聚集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良好的组织,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还会不断加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这两方面都有切身的感受。

  (二)

  从一个个城市到一个个大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进程,也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在大都市圈中,聚集和组织已经超出了单一城市的人口、产业、社会活动和治理的范畴,而是以不同规模、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城市为单位在更大空间和更深层次的融合式进行。正如城市给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动力和活力一样,大都市圈则在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了国家各类资源,推动国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上升到新水平。

  众所周知,目前,全球已经形成了多个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巨型都市圈,包括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圈、五大湖都市圈;日本的东京都市圈;英国的伦敦都市圈;法国的大巴黎地区等;除此之外,荷兰的兰斯塔德都市圈、德国的莱茵—鲁尔都市圈等也很著名。这些都市圈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了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功能互补性强的空间圈层结构,成为所属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中心和竞争高地,并较大程度地缓解了单一城市人口、资源与人类活动过度聚集而导致的各类城市病。

  中国永远要做一个学习大国。这同样受用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大都市圈发展上。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是后来者,先进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虽然我国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地理气候、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但各国人民追求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具体而言,人们都希望大都市圈在创造物质繁荣的同时,能够更加兼顾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社会的公平正义、城市治理的井井有条,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形成和成长、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对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有客观规律可依循。向这方面的先进国家学习得对、学习得好,我们就可以少花代价、少走弯路。

  (三)

  在过去30多年里,我国经历了持续、快速的城镇化,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考虑到我国的人口规模,我们把过去30多年中国的城镇化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确实是一点也不夸张。正是基于这样大规模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3个超大规模的都市圈,此外还形成了大大小小10余个规模相对较小的都市圈。在这三大都市圈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上亿人口。这三大都市圈集中了所在区域90%以上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区位发展优势,具备成长为世界级大都市圈的潜力。

  从世界级大都市圈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既面临一些现实难题,也有不少有利条件。就难题而言,不仅表现为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恶化,也表现为行政手段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干预和约束,以及当前发展阶段所设定的资金、人力、技术、经验、管理等因素限制,这一切都对城镇化进程管理和大都市圈治理形成了较大的约束。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从制度上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并突出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过去这段时间以来,各项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在财政、土地、户籍、人口、社会保障、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制度突破,都有利于大都市圈发展。其次,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虽然目前我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压力,但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在主动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切无疑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无疑会为新型城镇化和大都市圈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第三,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改善,为大都市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撑。第四,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和树立起科学发展理念,加强了同国外的相关经验交流,深化了对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认识,这为我们提高大都市圈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正是综合考虑了各种有利因素和现实难题,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中国大都市圈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坚持不懈地付出艰辛努力。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地推进大都市圈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科学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既要让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各类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和组合,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也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着眼长远,克服各种市场失灵,着重做好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交通为切入点完善支撑都市圈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通过制度改革打破行政边界对资源要素流动的阻隔。

(责编:陈晔、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