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混改中的中信:4.6万亿资产整体上市

袁盼锋

2014年09月09日06:52    来源:理财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混改中的中信:4.6万亿资产整体上市

  按照中信集团的董事长常振明的设想,未来中信集团的非金融业务和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的目标将是达到50%比50%。

  9月1日,更名后的中信股份正式以此名称开始股票交易,中信泰富在香港主板上也随之成为历史。

  至此,中信集团通过中信泰富成功实现了整体上市。中信集团长达四年之久的上市之路终于在时下国企深化改革的巨大推动下得以最终成行。其也成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个破题者。

  中信集团的诞生成长几乎与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同步,曾是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之一。2014年,也正好是中信集团成立的35周年,在这个象征着人生转折点的年龄,中信集团实现了其梦想中的“变轨”。

  但对于一个拥有十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上百家子公司的巨型国企金融集团来说,资源重整和业务重构的难度和耗费并不会弱于上市之路。

  “这是新中信的开始,下一步主要工作是进行整合,将两家公司真正实现合二为一。”中信集团的董事长常振明在8月29日举行的中信泰富2014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称,将争取在年底之内将所有整合的内容基本完成。

  按照常振明的设想,未来中信集团的非金融业务和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的目标将是达到50%比50%。

  最大借壳案

  中信集团谋求上市想法始于2008年,但当时基本处于方案讨论的初步阶段。直到2010年,国务院的一纸批文,才让中信集团的上市进程真正起步。

  据了解,关于上市路径的选择,当时存在海外市场和香港市场两个可能性,最终的思路更加倾向于通过香港市场实现整体上市。

  对于中信集团来说,上市之所以重要在于,其意图通过实施推进国际化战略、以上市倒逼体制机制的新型改革以破解中信集团所面临的规模利润增长客观瓶颈。

  2014年初,中信集团上市最终方案完整浮出。方案是,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泰富以现金和发行新股的方式收购中信股份100%已发股份。

  中信泰富是由1990年中信香港收购泰富发展后更名而来,收购后中信香港将其大部分资产和业务注入了中信泰富,中信泰富一跃成为覆盖基础设施、能源、环保、电讯等业务的大型上市公司。

  2011年12月,中信集团完成了国有独资的改制。改制后的中信集团以绝大部分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出资联合其全资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股份”)。

  截至2013年底,中信股份净资产为2250亿元,占到了中信集团总净资产的比率超过了90%。而中信股份通过其境外附属公司间接持有的中信泰富的股份占到了57.51%。

  按照中信泰富反向收购母公司的资产方案。中信泰富需要向中信股份现金支付499.2亿元,其余1770.13亿元人民币以发行股份支付,每股售价13.48港元,需发行股份约165.79亿股。此外,为保持公众持股量不低于25%水平,中信泰富还需要再配发约46.75亿股。

  自2014年5月起,中信泰富先后公布了三批共27家投资者的名单。

  在这27家投资者中,既有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中国烟草总公司、中银旗下东高投资、农行旗下和荣投资、建行旗下鹏涛投资、工银旗下ICBCI Finance、北京市国资委旗下京投香港等国家国资梯队的投资者,也有台湾中国信托人寿、淡马锡、东京海上日动、泰国卜蜂集团属下投资公司正大光明、瑞惠银行、奥氏基金等外资投资者。

  此外,腾讯、泛海国际、雅戈尔(600177,股吧)实业、周大福等民营资本也参与了投资认购。

  据统计,这27名投资者共认购中信泰富股份总数约39.52亿股,约占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总发行股份数的15.87%,筹资总额532.74亿港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认购股份最多,认购后共持有中信泰富5%的股权。

  8月25日,中信泰富对外宣布,已经完成了对中信股份100%股权的收购。中信泰富也自8月27日起正式更名为中信股份。中信股份(更名后)的总股本由更名前的36.49亿股扩大至249.03亿股。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中信集团通过中信盛荣和中信盛星共持有中信股份(更名后)约194亿股,持股比例77.9%。

  此前,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董事长王东明就曾对外称,中信集团在香港实现整体上市,是对推行混合所有制的新尝试,中信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应在这个大潮当中尽早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中信地产这步棋

  8月29日,中信泰富在香港召开了2014年中期业绩会,这是中信泰富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业绩发布会上。此后,中信泰富将以中信股份的新名称出现,中信集团也以“新中信”的概念走入市场。

  “这是新中信的开始,下一步主要工作是进行整合,将两家公司真正实现合二为一。”中信集团的董事长常振明在发布会表示称。

  按照常振明的规划,“争取在今年底之内将所有整合的内容基本完成。”

  据了解,原有的中信泰富是以特钢、铁矿和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完成母公司收购后的中信泰富(现更名为中信股份)实际拥有了包括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以及覆盖面更广、实力更强的房地产等主营业务。

  可以看出,最为直观的整合内容之一即房地产业务,房地产业务也正是中信集团长期以来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

  中信地产是中信集团的一级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67.9亿元,远超过了原中信泰富的总股本总额,中信集团持有中信地产88.37%的股份。截至目前,中信地产已成立了28年,拥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信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的收入为272.02亿元,占总收入的10.8%;税前利润为43.9亿元,占总利润的6.6%。

  单从签约销售额、签约消费面积来说,2013年,中信地产销售额同比增长63.62%,销售面积则同比增长24.24%,这一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了解,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信地产已布局全国29个城市,在建和拟建的房地产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为3241万平方米,覆盖京津及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海南以及中西部等地区。

  中信泰富的房地产业务规模虽然远不及中信地产,但据常振明在2014年初的中信泰富的业绩发布会上称,中信泰富在上海和海南也拥有大量成本较低的土地,尤其是在上海的陆家嘴(600663,股吧)和徐家汇(002561,股吧)都拥有优质地块。

  “在中信集团的非金融类业务中,地产业务已经成为了集团的支柱型产业板块,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板块并未实现上市,这也成为此次中信集团业务整合的重要看点之一。”一位接近中信集团的人士分析称。

  “中信集团上市完成后,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旗下的地产业务如何整合,集团正在研究制定整合方案。”2014年6月,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就曾表示称。

  对于中信地产的未来规划,王炯介绍称,中信地产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二线城市发展得很迅速,在三、四线城市有一定的存量,所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信要加大去库存的力度。从量化上,中信地产力争成为中国房地产第二梯队的一员。

  而在战略层面,中信集团也有清晰的规划。“中信的房地产战略是国内和国际全球的战略,房地产公司将来整合也正在考虑一些方案,要进行综合评判。

  很明确的是,未来中信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将不会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会面向全球市场,发展中国家将是其业务的一个主要方向。

  最大资产中信银行

  在8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中信集团方面曾透露一组数据:中信集团的金融业务占整个集团的营业收入的约30%,非金融业务占到了70%以上,但金融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却接近了80%。

  其中,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实现净利润224.25亿元,同期中信集团的净利润数字为287.09亿元,仅中信银行就占到中信集团净利润总额约78%。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信集团的总资产达到了42997亿元,同期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到了36412亿元,中信银行占中信集团总资产比例高达85%。

  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总资产由年初的36412亿元增至43112亿元,增长了6700亿元,所占中信集团总资产的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

  中信银行自2012年底朱小黄担任行长起,就开始了新的战略转型,确立了“大零售”、“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新型战略,大刀阔斧地进行组织架构的改革,组建了大零售板块,建立了网络银行部,以集团性优势推动全行向零售业务转型。

  2014年新任行长李庆萍更是主张零售战略深化。在此之前,李庆萍曾担任农业银行零售业务总监、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长达四年。

  据中信银行的内部人士称,目前中信银行依然坚持推进零售转型深化,零售银行、网络银行是中信银行战略性的业务,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力度。

  截至2014年6月底,中信银行个人客户管理资产AUM超过了9000亿元,个人存款突破了5400亿元,客户规模增至4100万,零售银行的营收增速达到了25%,占到了中信银行营业总收入的18.12%。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中信银行异度支付已经上线了16种应用,涉及票据、缴罚款、保险、手机充值等多个门类,异度支付的客户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400万户。

  对于中信集团的在港上市,中信银行方面对外表示称,“香港在法律体系、公司治理、国际化发展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将为中信集团下一步改革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也将为本行未来业务健康快速增长形成新的助推力。”

  中信集团改革下一步

  目前,中信集团已经借助中信泰富完成了整体在港上市,中信泰富也已更名为中信股份,中信集团由一个内地国有独资企业变成了香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虽然,中信集团总部何时迁册香港还未明确时间,但在外界看来,迁册香港将是中信集团内部整合改革的重要一步。

  “中信股份整体上市后,将迁册香港成为一家香港企业,此举开创了香港资本与内地市场的融合,开辟了国际化的战略路径,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探索了一条新路。”日前,在布拉格的“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上,中信集团监事长朱小黄表示称。

  据朱小黄透露称,中信股份将择机对金融、地产、资源、能源等业务进行整合,还将探索进入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支持的健康医疗等产业。同时,中信股份还将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但对于中信集团来说,整体上市后,依然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变化、发展战略调整、人文环境变化、激励机制等。

  据了解,早在两个月前,中信集团就着手进行中信泰富与中信股份的资产整合。为此,中信集团特意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从文化、财务管制、财务信息等5个方面推进对接整合。

  据记者了解,中信集团有意“整理一些重叠及具有互补性的业务,若具备市场条件,会考虑分拆上市。”

  对于中信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8月29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常振明表示希望中信公司成为综合性企业集团金融和实业并举发展。

  “将来希望非金融业务和金融业务能在50%对50%的比例,目标是希望金融和非金融能够并行发展、更加平衡,实业业务的利润能够上升。”常振明对外表示称。

(责编:唐沰、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