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
人民网讯 在12月3日由人民网主办、东芝集团协办的“未来人居新趋势主题论坛”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表示,我们正面临四大趋势,即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也是承载前三个趋势的最大的一个趋势之一。因此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大的问题,建筑节能被认为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道。
他说,从建筑的能耗来讲,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当时的建筑能耗占全国终端能耗的比例是10%,现在已经跃升到了26.5%。也就是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的建筑的能耗也在持续地增长。“未来,我们如何能够构建起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安全性、舒适性、健康性的要求,同时又能够使我们的资源的消耗,比如说能源、水源等等,这些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还能够使我们建筑对环境的代价,造成的代价最小,这个正是我们这些年正在推动的工作。”
武涌表示,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五个体系,这五个体系分别是:形成了有利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和法规的体系;正在建立激励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起来了有效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能力建设的体系;正在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这些体系正在有序地进行完善中。比如,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有节能法,有可再生能源法。在条例里面,行政法规里面已经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和公共机构管理条例等等一系列的法律和法规。同时以省为单位,也正在建立地方特色的行政法规体系,两层的法规体系构建起了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法规体系。
在政策上,从国家来说,在财政部和建设部,已经出台了以下的政策。一是,鼓励在北方的沿海和寒冷地区,以及夏热冬冷地区进行既有的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怎么把过去没有按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建造的这些住宅进行有效地改造,这是一块。二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规模化应用的政策,以及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立监管体系的政策体系等等,还要推动绿色生态程序发展的政策体系。
另外,武涌也介绍了怎么从单体的建筑向区域的绿色去转变。其中正在推动的一种模式,叫做绿色生态的城区。也就是从区域的层面,以绿色和低碳为导向,来推动整个区域的绿色化。
据他介绍,财政部和建设部已经在全国做了八个绿色生态城区的实践,目前正在进一步地总结经验,使它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未来去引领整个城镇化进程的绿色化。
同时,怎么能够实现从浅绿向深绿的转变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武涌说,最近也做了一系列的示范。比如说在秦皇岛在水一方的项目,被动式的房,通过一个冬天的实测,不用任何辅助性的采暖设施的情况之下,最低的温度在冬季没有低于摄氏19度。
“实际的案例已经显示,未来我们中国向低碳、向零能耗的转变,这个进程即将开始。我们正在设定的建筑能效的标准,未来我们2030年要实现一个什么目标,要实现新建的建筑和经改造的建筑,在采暖空调的能耗方面,要实现小于或等于15个千瓦小时,也就是说,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应当接近发达国家那个时候的建筑能耗水平。”武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