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逸夫楼
追忆:学子感叹逸夫楼陪伴每一个阶段
在“南卡同学”的记忆中,逸夫楼是校园里最坚固的那栋石青色教学楼。网名为“南卡同学”的大三学生,来自甘肃平凉,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小学、初中、高中都有逸夫教学楼,大学有逸夫体育馆。”在他目前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身边都有一座逸夫楼。
7日,邵逸夫先生逝世的消息在网上铺天盖地地传播,“南卡同学”第一次遍查有关邵逸夫的一切背景,“突然感到很自豪,今天很多人都会问起—你们学校是不是也有一栋逸夫楼?”
2008年汶川地震,就读于平凉一中的“南卡同学”正准备上课,突然感到了强烈的震感。他回忆,当时我们上课的教学楼一侧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遭受地震后,学校里的教学楼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出现裂纹,有的基本垮塌,都不能再继续上课。后来,这些教学楼都进行了重建。但在这次地震中,只有那栋石青色的逸夫楼挺了过来。“南卡同学”说,当时并没有看到逸夫楼有裂纹,后来学校里的其他楼都进行了重建,也只有逸夫楼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南卡同学”说,在西北的校园里有很多逸夫楼,小时候他并没感到奇怪,也不知道出处。“原来还以为‘逸夫’两个字出自《诗经》、《周易》之类的古书。”直到中学时,同学们课下讨论一个武侠片,老师听到后告诉他们,武侠片的投资方邵氏影业的总裁叫邵逸夫,“学校的逸夫楼就是他建的。”
学生时代,逸夫楼总是最好的象征。高中时,逸夫楼里有生物实验室、多功能厅,英语听说教室,总之所有应用到新媒体的课都在逸夫楼上,是学校里拥有最先进设备的教学楼。
2011年,“南卡同学”考入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没想到,背井离乡,他又在校园里见到了冠以“逸夫”二字的建筑—逸夫体育馆。“南卡同学”说,2001年的第21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篮比赛,就是在这举办的。“这也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室内体育馆。”他说,体育馆很大,平时同学们在体育馆里打篮球、打羽毛球、练健美操,每每举办体育赛事,场上男生挥汗如雨,场边都挤满了女生打气加油。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