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高房价何处是归途?住建部:一刀切调控已没必要【2】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

陆娅楠

2014年01月10日09: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房价何处是归途?(民生视线·2014民生对话·住房篇)

  “夹心层”群体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支付能力,但阶段性购房支付能力不足的人群。与最低收入、低收入的住房保障对象相比,目前城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政策相对薄弱,虽然政策规定首次购房者贷款利率可以下浮,但由于是商业银行执行,政策落实并不稳定。下一步的住房政策,除了继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还应对“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出台稳定的、明确的、有力度的政策支持,这样住房政策的针对性就更强了。

  2014年楼市会走得平稳些吗

  ——今年房地产市场预计比去年平稳,应建立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让不同需求的居民知道针对他们的住房政策,形成稳定的预期

  记者:老百姓还是很关心今年的楼市走向。您认为今年的楼市走势如何?楼市调控长效机制该如何建立?

  秦虹:根据数据分析,预计2014年房地产市场将比2013年平稳,虽然市场分化格局将延续,但差异会缩小。宏观的货币环境、地方的政策动向都是值得关注的影响因素。

  准确地讲,需要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不是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应该是一套稳定预期的政策组合,核心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即不同需求的居民知道针对他们的住房政策是什么。例如,一个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知道他的住房困难怎么解决,一个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婚家庭也知道如何解决居住问题,一个已有一套住房但还想换大房子、好房子的家庭知道改善的渠道是什么,一个想投资购买多套住房的家庭也知道面临的政策是什么。

  建立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并配套相关政策加以落实,长期坚持,就可以稳定预期,预期稳定了市场就会更显规律性。此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因素众多,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仅靠住房本身的政策还不够,还需要逐步改革和完善影响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外部体制机制,这样的长效机制才算完善。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持续稳妥地改革。

  记者:在住房保障方面,去年一些地方开展了共有产权保障方式的探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表示2014年将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的探索。实际上,经适房、限价房这些共有产权住房在推行中,一直争议不断。您认为新一轮探索应注意什么?

  秦虹:住建部提出开展共有产权住房的探索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通过政府一定的帮扶政策支持,以“夹心层”群体自己的力量为主解决住房困难,可以大大减轻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压力,有效地将保障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住房政策支持更具针对性。

  而且,设立共有产权也是消除牟利和寻租空间的一个较好办法。

上一页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