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结构是祸首?
回应:开发造成空间划分失调也是原因
记者在独克宗古城的过火区域看到,残留的木梁随处可见。一些出于隔离需要而拆除的房屋中,大量的木片、木梁、木窗等堆积如山,土木结构建筑群、狭窄的通道让独克宗古城损失惨重。
但火患并非只是独克宗古城的致命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云南大理古城、丽江大研古城等,兴起的客栈、酒吧、食肆与老建筑犬牙交错,建筑群大、耐火等级低等通病成为古城安全的大敌,小规模的火灾时有发生。
“在以土木结构建筑群为主的古城里,火灾难以避免。从历史上来看,独克宗古城也是几毁几建。”迪庆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说,“这次古城的火灾让人非常痛心,但这也提了个醒,在古城开发利用方面,古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保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李钢介绍,从历史上看,原来古城很多建筑的铺面都只建一层,不能建两层,有很多的防火道,房屋出檐有多长等都有明确规定,堆肥料、堆柴火的空间划分也很明确。
“后来的开发把这些空间都挤占了。比如为了出租房屋就把一层改为两层,把很多空间建成出租屋,这对减少火灾隐患、救火等极为不利。”李钢说,“在古城保护、恢复重建方面,除了现代消防设施的建设,关键还有传统居住理念的继承。”
“在一些旅游城市,这些都是通病。独克宗古城作为高原上缺水干燥的古城,多数建筑构件的材料是土木结构,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人们的生存需要一个缓冲的地带和空间。”李钢说。
■ 救援
海拔高气温低不让灾民住帐篷
据了解,这次损失极为严重的火灾暂未有人员伤亡报告。张志军介绍,在扑救中,扑救力量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疏散附近群众,及时转移易燃易爆物品。目前,独克宗古城受灾的三个社区共转移安置群众2600余人。
火灾发生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关部门迅速疏散和安置受灾居民和商户。在独克宗古城租房做生意的外地人赵七三夫妇住进了其中一家安置酒店,他家的商铺离起火点很近,在火灾中未能幸免。
“受损相当严重,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没能抢救出来,几十万元一下子就没了。”赵七三说,“有个地方住下来就不错了,要不然实在没办法。”
已是深夜,香格里拉县民政局局长吴学光和工作人员仍然在酒店大堂里忙碌。“现在每一个安置受灾群众的酒店都安排了保障、医务、安保人员,公布了联系电话,设立了服务站,24小时服务好群众,保证受灾群众每个人都有米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吴学光说。
迪庆州民政局局长和玉奇介绍,香格里拉县城海拔高、气温低,此次安置改变通常搭建救灾帐篷的做法,通过安置在酒店和投亲靠友的方式确保受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