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广东“富可敌国”引热议 被指将超越亚洲四小龙【2】

王刚 纪双城 孙微 青木 陶短房 李珍 凌德

2014年01月21日08:45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广东“富可敌国”引热议 被指将超越亚洲四小龙

  挑战与潜力一样明显

  “在新的时代,广东面临的挑战和它的经济发展潜力一样显著”,英国《经济学家》以广东四大经济重镇之一的佛山为例分析称,佛山代表的就是中国新兴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家电制造商“美的”雇用超过13.5万人。佛山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5万美元,超过不少欧盟成员国。但佛山也有严重的污染,同时雇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资涨幅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广东尽可能让民间资本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在佛山,当地政府正在鼓励民营企业投身能源、水务、垃圾回收等项目,让社会发展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这样也可减轻政府的压力。在顺德,当地的政府部门数量已经从41个减少到了16个。

  相对于超过1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许多国际媒体和专家更关注广东经济发展的“质”。 “中国广东省直逼韩国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韩国《中央日报》称,“相比产业规模,广东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变化更值得关注”。报道称,服务业和内需市场创造了今天的广东,而非制造业和出口。广东GDP中的消费贡献率首次超过了50%。诸如深圳万象城的消费热潮堪称助推广东进入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头号功臣。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始发地,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闯出了一条以“通过消费促增长”为核心的未来发展道路。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国际政治学者梅斯奈尔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此前,在美国和德国也有类似说法,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是全球第八大经济体;德国北威州经济也超过欧盟多数国家。现在,广东能达到这样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大环境。广东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中国这些省份的经济总量可以与一国对比,这些地区也是“富可敌国的中国制造”。

  他认为,但长期以来,广东依赖粗放型出口加工产业,属于“汗水型经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出口。近年来,中国一直提转型,最重要的要数广东,但广东转型升级的十来年还是在摸索状态。广东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国际大公司。与新加坡等国家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达程度并不令人“心服口服”,因为相比产业规模,经济结构与质量更值得关注。广东还存在人均GDP有待提高、环境问题突出、贫富不均、福利不够完善等问题。

  香港智库“圆桌会议先锋”经济及金融协会召集人朱浩霆对《环球时报》说,广东要继续快速发展,关键要扶植高附加值产业。广东产业结构,难与发达地区竞争。广东应争取尽快打造粤港澳自贸区,加强区域经济及金融服务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扩内需,经济增长才可更加平衡及长久。【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王刚 纪双城 孙微 青木 陶短房 李珍 凌德】

上一页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