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用地也成香饽饽
不仅住宅用地,1月份出让的几宗商业金融用地也引发了激烈竞争,百轮以上的激烈竞价时有发生。位于房山长阳镇的一块商业金融用地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在竞拍前就已经收到了12次报价。而在现场竞拍阶段,更是吸引了十余家房企展开夺地大战,竞价轮数高达125次,地价也从起始价7.8亿元升至了24.6亿元,溢价率达到了214%。折合楼面价约1.51万元/平方米。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为目前北京市土地供应量的不足,造成了一些房企开始将资金投入到商业金融用地的开发上来。同时,由于目前出让的商业住宅用地大都配建有面积不小的保障房项目,提高了开发成本,开发商的利润受到进一步的压缩,因此造成了众多开发商开始关注商业金融性用地的情况出现。
“目前大多数地块配建的保障房项目面积都在宅地面积的四五成以上,开发商实际能够用于商业住宅开发的面积有时甚至不足总面积的三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自住房用地供地力度加大
根据北京市国土局公开文件显示,2014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住宅用地的供应,进一步优化供应结构,商品房用地中将有50%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北京土地市场1月份出让的土地中,住宅用地11宗,规划建筑面积合计约208.5万平方米。其中10宗将配建自住房,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而去年全年的自住房供应一共227万平方米,1月已出让自住房建筑面积接近去年供应量的50%。
北京从去年下半年起推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有的商品住宅地块也开始配建自住商品房,并且计划2013-2014年要建设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目前,全市已供应自住型商品房用地32宗,可提供自住型商品房建筑面积达到329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户型面积90平方米来计算,可提供约3.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
■ 追访
暂停四宗土地交易或为缓解市场过热
按照原先的土地出让安排,北京将在1月27日出让丰台区卢沟桥乡西局旧村改造项目一期、顺义区赵全营镇镇中心区、通州区运河核心区155号及156号等四宗地块。1月17日,北京市国土局暂停了上述四宗地的出让,业内猜测这或许与1月土地收入过高有关。
中国房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北京此次叫停四宗土地出让,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给土地市场降温而释放的信号。根据公开出让公告显示,这四宗土地的起始价格总计已高达49亿元。其中,丰台区卢沟桥乡、顺义区赵全营镇地块均为住宅用地,如果按50%的溢价率上限计算,仅这两宗土地就将吸金60亿元,1月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也将进一步提高。
“北京土地资源稀缺,且供需严重不平衡,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土地价格增长过快,对房价调控形成巨大压力。”陈云峰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政府担心过高的土地出让金有可能误导市场,因此只能暂停土地出让来缓解市场过热。”
1月26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登出公告,恢复丰台西局和顺义赵全营两块土地的挂牌出让。对于此次调整的原因,新京报记者曾致电北京市国土局咨询,但并未收到正面答复。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旭 陈禹铭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