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地处鄂南山区,总人口48万,是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山区县。崇阳县根据“三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日益趋紧的实际,及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探索具有崇阳特色的“集约用地超市”,破解了“双保”难题,走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的“多赢”之路。
盘活存量,内涵挖潜
2010年6月,崇阳县委、县政府调集各部门力量,查清县城可盘活的存量用地8200亩。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进城,大量学生也进了城,城区学校人满为患,崇阳县委、县政府探索了用地的“集约用地超市”模式。从收回的闲置地中拿出300多亩,新建了集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职教中专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新城,可容纳2万多名学生就读。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全县小学由194所减少为77所,初中由25所减少为11所,教育用地由原来的1997.2亩减少到737.2亩,节约用地1260亩,节地率达63%。
按照建设“教育城”的“集约用地超市”模式,崇阳县建设了“政务中心”,16个县直局、委、办集中办公,仅用了15亩地,每个单位办公用地平均还不到1亩。将卫生局,疾控中心,中、西医院集中建设,打造了“卫生城”,集中办医。将人武部、武警、公安、消防等集中,建设了“军警中心”。从2010年至今,全县共盘活存量地6641.6亩,占同期用地的1/3,节地率平均达60%以上。
整合资源,打造钒都
崇阳是中国钒业之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钒产品交易集散地和钒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年产值超过50亿元,税收超过3亿元。为大力发展“绿色钒业”和“高新钒业”,实现钒业集约发展,崇阳县按照“集约用地超市”模式,组建专门的钒产业办公室,组织国土、安监、环保、公安、电力等职能部门依法取缔非法开采钒矿点。同时为了规范钒矿勘查开采秩序,科学编制了《崇阳县矿产资源规划》和《崇阳县矿业权设置方案》,将全县多而小的钒矿探矿权整合成4个较大的探矿权,进行整装勘查。另外还通过设立专门的钒业信息服务网站、钒业科研机构、高标准的化验室,培育钒业市场等手段,为钒产品提供规范、便捷的平台。几年来,通过资源整合,科技攻关,钒矿选矿(冶炼)回收率由55%提高到69%,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提供保障
崇阳县加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机制,县委把节约用地列入了中心工作内容和领导干部责任考核,县政府把节约用地列入了重点工作日程。始终把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放在前面,利用“6·25”土地日等节日广泛宣传兴建“集约用地超市”的意义并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城区拆迁20多万平方米,没有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基本实现了和谐拆迁。
崇阳县在打造“集约用地超市”的过程中,对退出来的闲置学校用地等实行“退二进三”,发展商业;通过土地拍卖增加土地收益,改善了城市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6%,而占用建设用地同比下降27.8%,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节约用地5622.9亩。
十八大确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此指导思想下,崇阳县将以集约促节约,进一步推进崇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努力建设天更蓝、水更绿的生态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