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
公交专用道成网成片才能疏堵
周五晚高峰,记者在三环路上体验公交车。三环路很多公交车站前,都会有一段公交专用道,社会车辆不小心“溜”进去还有摄像头拍照。不过,在晚高峰时段,公交车要出站可就太难了,记者乘坐的300路,从双井桥上车后,公交车要并入中间的社会车道,却不断遭遇社会车辆挤压,乘务员伸出胳膊,司机也伸车大拇指希望后车能让一让,却一点也不管用。从双井桥南侧走到京广桥,一站地,用时近30分钟。
市人大代表、公交保修分公司四厂技师工作室负责人王翀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间的不固定性是目前制约公交出行的最大因素,这主要是由于道路的拥堵,大大降低了公交出行的速度。“所以,坐地铁的乘客越来越多,而地铁也越来越挤。”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公交的主要客流发生了变化。据公交部门介绍,现在坐公交车的“主力军”是不赶时间的退休大爷大妈,上班族一般都会选择时间谱的地铁出行。另一方面,公交的客运量也在减少。北京公交客运量最多时单日能突破1600万人次,目前在1300万左右。
王翀表示,提高公交出行能力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主干道施划公交专用道,并尽量使其成网成片。他建议,首先在三环上全线施划,因为三环堵点太多,包括六里桥、中关村、蓟门桥、十里河、洋桥、国贸等,且与多出进出城路口连接。“二环和四环如果也能连网,是最理想的状态。”
对此,交通专家徐康明说,对于北京这样一个有庞大交通出行需求的城市,解决拥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形成网络的公交专用道。“北京目前交通的拥堵以及大气状况,已经到了必须进行交通改革的程度,发展公共交通应该拿出一定的魄力。”徐康明说,不开设专用道,这种拥堵局面就很难打破,专用道的开设,会引导私家车主转乘公交。目前用开设专用道方式“倒逼”私家车主是一个不得已之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这也是必须之选。
市交通委
公交专用道联网今年出规划
2011年北京市首次在快速路上设公交专用道,京通快速路施划公交道后,公交车平均行驶时间由26分缩短到12分,最快9分钟就能跑完专用道全程。运营数据统计,在京通快速路专用道内公交车平均运速可达52公里/小时(小客车早高峰期间在京通快速路行驶速度约为15公里/小时),比未开通专用道前运速提高了一倍多,在专用道内行驶准点率在95%以上。
截至2013年12月底,北京市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65.6公里,平均每年新增专用道22.85公里。不过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全市公交专用道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专用道还没有形成网络和全线路连续覆盖,有的只在公交港湾附近施划,车辆通行效率大打折扣;二是公交专用道经常被社会车辆挤占;三是在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路口、路段没有专用道。
对此,市交通委委员罗长波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也坦承,北京公交专用道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施划在哪儿,而且要成网,才能发挥作用。“今年市交通委要做的是,在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网的基础上,建立北京市公交专用道成网的规划。”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