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产和中粮地产的2013年年报尚未披露,而与两家国企“美誉度”差不多的民营地产龙头万科201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签订的起始时间为当年10月28日、期限为3年、金额为10亿元的一笔银行借款合同的利率也仅为6.46%。
众所周知,去年下半年银行业资金流动性不足,理财产品和同业拆放的资金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越是临近去年年底,银行的资金成本越高。2013年四季度,活期存环流失加速,机构资金的大额协议存款价格已经突破8%,甚至逼近9%,换句话说,6.46%的贷款利率对于银行来说几乎是“成本价”。
以量补价
“银行当然不是不想赚钱,但是优质企业在与银行的谈判中往往占据优势地位”,上述房地产业资深律师表示,“毕竟,从过往的记录来看,这些国企类房地产企业发生不良贷款的机率确实比较低,甚至就连争议和诉讼也很少发生”。
去年7月,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也就是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最优企业贷款基础利率(目前为5.76%)一直在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6%)以下浮动,这也从侧面证明,银行在此项业务中并未掌握太高的定价权。相反,目前大型企业拥有的融资渠道有进一步扩张的态势,例如,万科去年发行的美元债的利率尚不足2%。
“对于优质企业,银行追求的往往是以量补价”,上述城商行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从风控角度而言,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也必须包含相当比例的低价但优质的贷款”。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