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截访与“不予减刑”
普洱市政法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无论上京截访,还是调动防暴警察驱散抗议职工,“没有市委书记同意,谁也没权力这样动用警力。
孟连事件没有让沈培平汲取教训,反而令他加剧运用手中的权力,打压向上反映问题的群众。
3月13日,原思茅交运集团、现在的金孔雀集团门前拉起了横幅,上访的老职工们放鞭炮庆祝沈培平落马。老职工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他们第11次在此张挂横幅,但却是惟一一次没有被警察驱散。
思茅交运集团2004年由国企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资产瞒报问题引发老职工不满,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上访之路,足迹在一年之间遍及云南省纪委、检察院、中纪委和国家信访局。
2009年3月,沈培平终于在他的办公室会见了6名思茅交运集团老职工中的代表,其中包括日后实名举报他的刘刚和李美荣。老职工向沈反映了集团改制中的诸多问题,但沈给出的答复是“这是政府行为”,同时警告6人不要再上访。
2010年1月1日,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交运集团38名职工再次来到北京反映情况。原本打算第二天返回的他们,却在北京站遭遇普洱市警方的围捕。当天,参加围捕的有140多人,此事北青报记者在思茅区公安系统的一位工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这位工作人员表示,140人中少部分是公安干警,其余是协警。
北青报记者还在调查中共获得5份交运集团老职工的抗议视频资料,其中4份为事发场所的监控拍摄,视频中的内容均是大量持盾牌和警棍的防暴警察,驱散抓捕抗议老职工的画面。
交运集团老职工杨湘云告诉北青报记者,从2008年起,在原集团总站门前这样的聚集抗议共有7次,每次最后都是被大量防暴警察驱散,他自己被抓捕过3次。
按照普洱市突发群体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调动防暴警察需要公安机关向市委申请,获得批准后才可执行。普洱市政法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无论上京截访,还是调动防暴警察驱散抗议职工,“没有市委书记同意,谁也没权力这样动用警力。”
就在2009年12月15日的一次抗议活动后,刘刚、李美荣、杨湘云、张正华、何纪伟5人被普洱市公安抓捕。次年,5人分别以非法拘禁罪、非法游行罪被判刑入狱。
在这份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法院于2010年5月26日生效的判决书上,获得了28名参与抗议活动者的证言,指控5人犯罪。但事后曾为此份判决作证的张新华、杨国贤、李家祥先后翻供,3人先后写了情况说明,并签字按了手印,称自己在此案调查中受了威胁,不得不做了伪证。
李美荣、张正华、何纪伟均被判入狱3年,刘刚被判2年,杨湘云被判2年缓刑3年。
在李美荣服刑期间,普洱监狱2012年向普洱市中院提交了对李美荣的减刑建议书,监狱方认为李美荣符合减刑条件,但普洱市中院却裁定不予减刑。普洱市政法委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年这份减刑建议,普洱市中院不敢“自作主张”而报给了政法委,政法委是请示了市委后向法院转达了沈培平的“不予减刑”的意见。
文并摄/本报记者 倪家宁(除署名外)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