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坡月村更像是混凝土森林
在广西西北的群山里,一湾盘阳河的清流自山间洞窟而来,左折右拐地穿梭于田塬之间,滋养了“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巴马。
近些年,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缔造了“养生传奇”。游客、养生者纷至沓来,千百年来的宁静被惊扰,生态环境遭遇极大挑战。“要避免巴马成为第二个凤凰古城!”有专家呼吁
盛名之下的困境
截至2010年1月,巴马健在的百岁老人共有82人,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31人,这已经是国际长寿标准的4倍多!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科学家就纷纷前来探秘,现年86岁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就曾9次到巴马考察。
真正让巴马开始声名远扬的,是在1991年举行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上,巴马被宣布为继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班巴、中国新疆南疆一带之后的世界第5个长寿之乡。之后3年,“长寿巴马”蝉联国际自然医学会的年会主题。以巴马为研究基地,国际自然医学会发表的报告和论文达数百万字之多。
着迷于此的不只是科学家。媒体的宣传更加激发了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强烈渴求,竞相前往巴马。
来自上海的何东子就是其中一员。何东子回忆,他和妻子首次来到巴马时,外地人并不是很多。他与妻子每日饮清泉、赏青山、逛洞窟、扶修竹,好不自在。何东子与妻子商量,“下半辈子就住在这儿”。他一口气往屯里交了20年的房租。可不久,何东子就发现,整个村屯开始喧闹起来。
不少养生者每年都固定来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成了“候鸟人”。数据显示,2006年,巴马旅游接待人数为11万人次,7年后的201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63万人次,创造了广西旅游史上的“巴马现象”!
大量人口的涌入,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建设混乱、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让寿乡的生态有了被刺伤的阵痛。“巴马的水不如从前啦。”当地人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县城巴马河的水是可以进去游泳的,如今看着便觉得脏;盘阳河的水,以前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现在已经不敢喝了。
“危楼高百尺,手可伸对门,不敢楼边过,恐怕砸到人。”有人用此诗戏谑核心景区坡月村的楼房乱象。放眼望去,除了一排排路边摊,店面的玻璃窗上都贴满了中药保健品、器械与长寿食品的广告。清凉的空气里开始弥漫着熏人的商业气息。
巴马县副县长、公安局长蓝善柏坦陈:“坡月以前只是个几百人的小村屯,短时间内涌来几万的外来常住人口,资源、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我每月至少要到坡月督察两次。”
巴马县旅游局副局长黄必锋告诉记者,近几年旅游人次井喷增长,基础配套设施的确跟不上发展的快节奏。他认为,盘阳河水质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常住在沿盘阳河岸的“候鸟人口”增加后,排放的废水所致。
更致命的是,“候鸟人”和游客的涌入,正在快速改变着村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百岁长寿老人成了“景点”,告别了过去习惯了的劳作,每天坐在门前,等着游客前来合影,送上长寿红包;当地物价和景区票价一涨再涨;商贩兜售着各色“长寿药”……
“宁静与祥和被打破了,憨厚朴实的民风变质了。”一位来此居住的休养者略带伤感地说。就连22年前亲自将巴马送上“世界长寿之乡”席位的森下敬一也叹息说:“再也不想去了。”在国内举行的某次研讨会上,他直称巴马是“失败的案例”。
真正的长寿“密钥”
在巴马,无论是养病养生的“候鸟人”,还是赏景散心的游客,心里都藏着一个心思——从巴马一连串的长寿密码中得到有价值的“密钥”,打开长寿之门。
3年前,记者在巴马采访时,见过当时已有114岁的黄卜新和107岁的黄妈干,两位老人思维清晰、动作敏捷。据了解,巴马86%的百岁老人一生没有到医院看过病,当地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更没有人患癌症。
陈进超是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他认为,巴马长寿的因素有五大类:宜人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优质的遗传基因。
巴马地处亚热带与热带的地理分界上,同时也是海洋气候与高原气候的交汇区,气候宜人。巴马空气清新,几个主要长寿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1万~1.5万个。
巴马喀斯特地貌位于高原的断裂之处,有很多地下水从地壳断裂之处冒出来,这些水含有丰富的硒、镁、锰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其次,巴马的水为天然弱碱性水,PH值一般在7.2~8.5之间,接近人体的PH值7.35~7.45,且为纯天然小分子团。中科院院士姚鼎山教授测得巴马水小分子团指标为64Hz~83Hz,极易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吸收,可以改善生化作用,增强酶的活性,这也是一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巴马比较容易治愈的重要原因。
巴马有一条断裂带,直接切过地球地幔层。这条断裂带就在盘阳河地下,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的地磁高达0.58高斯,是一般地区的一倍多。有科学考证,人们生活在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清清洁且循环好,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巴马民风淳厚,人们与世无争,心态平和,生活简单。长寿老人习惯早睡早起,一生都坚持劳动,劳动强度适中。饮食也很简单,以玉米粥和蔬菜为主,常吃火麻油、茶油、南瓜、白薯等富有营养的有机食品。这些食物粗糙、能量不高,不会造成营养过剩。
清朝两位皇帝曾写诗赠匾给巴马长寿老人,前有嘉庆题诗曰“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才聃”,后有光绪匾文曰“惟仁者寿”。烟霞养性、道德传心、惟仁者寿,寥寥数语透析了长寿巴马的“文化精髓”。
对于来巴马养生祛病的人们而言,巴马的真正意义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引领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平等对话、与自己内心对话、与社会对话,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有意义。
在巴马,有个专由“候鸟人”组建起来的“蓝色纽带”公益之家。记者一进屋,就看见两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戴着眼镜围着电脑,比画个不停。她俩正在整理她们给巴马贫困山区的孩子送书籍、衣物时拍的照片。只见照片中的老头儿老太们,肩背手提着一袋袋的东西,有的还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走在布满巨石的山路上。老太太告诉记者,那一段路5公里,车子已经进不去了,大家只能步行。
“蓝色纽带”负责人崔学东告诉记者,他们当中好多都是癌症患者,包括他自己,他们组织的活动包括募捐、环保、互助。每周二、四、六,他们还会组织志愿者在旷野中歌唱,他说:“大家真的是用灵魂在歌唱,以此来战胜心中的恐惧。”
记者了解到,“蓝色纽带”组织成立两年后,志愿者发展到1000多名,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挽救过13个人的生命。生命的长度,有时候并不是以活着的时间来评判,而是以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为标准。这样想着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一定和巴马的长寿老人一样,很平和了。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