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吴焕香介绍,筹资渠道比较多样化,一部分来自国家、省及青岛市的相关补助和奖励资金;部分来自水环境治理相关企业。
“政府是环保投入的主体,胶州市财政要保证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吴焕香说,2013年胶州市财政收入达到56.6亿元,2014年胶州将投资7.02亿元用于农村水环境治理。其中包括,中央财政资金2170万元。还有湿地修复,中央有部分资金约600万元,目前正在争取。
此外,还要通过市场手段吸引、调动一些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到水环境治理。
胶州市建设局总工程师杨建华介绍,胶州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投资运营。另一种是“建设—运行—移交”(BOT)模式,比如崇杰污水处理厂,当地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投资建设,政府给予企业一定年限的污水处理经营权限,有20年的、有25年的。镇街驻地工业园内的企业接入污水管网的,需要向污水处理企业缴纳一定的费用,处理生活污水则由政府补贴,期满之后移交给当地政府。
崇杰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主任庄瑜介绍,该厂由青岛崇杰环保污水处理公司投资,政府采取补贴形式购买生活污水处理服务,在生活污水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的情况下,按照保底5000立方米/天的规模给予补贴。这样算来,企业每月基本上可有100万元左右的收入。
乡村水站效果不错
期待后续管理提升
在崇杰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灰黑色的污水夹杂着固体漂浮物经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等预处理后,去除固体垃圾进入污水处理程序。在经历了水解酸化池、含有微生物的生化池等环节后,再经过沉淀处理,最终流出和自来水一样清澈的水流来。
庄瑜介绍,处理后的水质已经达到国家最高标准一级A标准,可以直排河里,也可以直接用于庄稼灌溉和工业使用。
“以前家里养牛养猪到处臭烘烘,现在整个村子里都铺上了暗管,所有生活污水都汇集到村污水处理站了,这就是咱农村污水的‘净化器’。”大孟慈村村民周茂栋说。
记者看到,周茂栋家里所有的生活废水和粪便都通过下水道排到了家门口的化粪池,而在化粪池旁边有一根支管,废水经过沉淀分层,上层的污水支管流入主管道后,进入村子后面的污水处理站。据介绍,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能力是每天100吨,污水处理后虽然不能喝,但是灌溉农田没问题。
如今没有了污水的大孟慈村,干净了,但是老百姓还有新期待。“这污水处理挺不错,就是看着处理后的水白白流掉挺可惜。”周茂栋说,能否建一个塘坝将水蓄起来,应对每年的旱灾。
“污水处理厂有专业工人看护、维修各项设备,而农村污水处理站却没有,出了问题只能临时找设计方的人来修。”仇方正说,现在找了村里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看护村里的污水处理站和管道,但是不专业,也只是出了问题及时打报告。“后续的管理与维护得跟上。”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