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当很多的农民朋友拥有这个土地的承包权的时候,觉得这个土地不会让自己富起来,挣不了太多的钱,但是真要让他退掉之后,他突然觉得土地才是他的命根子,可依靠,面为这次户籍改革,他的态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继续连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的副部长刘守英,刘部长您好。
评论员:
您好,岩松。
温铁军:
你觉得就是,当这是它的命根子,但是将来如果变成城镇化的户口之后,如何让这种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成为他的新的命根子和依靠,让他觉得土地也是可以转让,得到一定的利益,甚至割裂开来?
刘守英:
现在整个的户籍改革,这两块是平衡的,一个是土地权利基本保障,农民进城的时候可以放心的进去。另外,更重要的是进城农民可享受基本服务和公共权利,这个是农民更关心的,尤其是已经进城的已有农民的权利保障。在我看来,这一块的这次制度设计已经是比较完备了。最关键就是几个,一个是教育的权利,第二个整个的基本公共服务。像社保医疗养老,已经各地一些的大量的探索,这个标准和结构完善的问题。第三个未来的整个进城农民工的居住,也皆是落地的问题。如果把教育的权利的问题和居住的保障的问题和我们整个制度的完善能够往前推,会大大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评论员:
其实土地的忧虑还是要靠最后进了城以后,得到的公共服务相关的保障让他觉得占“便宜”了他才会自愿。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