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破题
胡刚指出,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北地区甚至不如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东显然已经将区域协调发展提上重要议程。
2013年7月26日,广东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会议上指出,现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广东要实现更大的发展,不仅需要把珠三角地区这一个增长极继续做优做强,还需要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的增长极。
该会议提到,2013~2017年广东省财政将通过整合资金存量、新增财政预算、增加融资渠道等手段,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广东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主政广东后,胡春华曾在多个场合如此强调。
粤东西北怎么发展?胡春华在上述会议上强调要靠“三个抓手”: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节约集约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三是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事实上,广东已经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朱小丹称,广东针对“十二五”中期评估结果对同期的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主要是加大对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高速公路体系以及港口和航运体系的投资,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现原来定下来的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为振兴粤东西北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出省的通道,以此扩大广东经济的腹地。总的算下来,从2013年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 需要14800亿。
此外,广东各地2008年开始大面积建设产业转移园。2009至2012年间,省级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工业的比重由7.1%提高到19.7%。2013年,园区预计全年产值将超4500亿元。
广东在上述会议上还确定了粤东西北各市人均GDP的达标时间表,总体要求是,各市人均GDP在2020年前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数据梳理,本报记者发现,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此,胡刚认为,我国人均居民实际收入并没有与之同步。居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上去,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都是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吸引外资取得的,因此经济发展并没有惠及广大老百姓。此外,目前我国基尼系数较大,收入高的只是少数。
此外,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丁长发多次对本报分析,国际上一般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其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经济内生动力比较强,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善等,但目前我国这些过万美元的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