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改委近期披露,预计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全国首个超6万亿元人民币的省份,也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根据世行关于全球2012年GDP总量的统计数据,全球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共有15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而广东一省的GDP就直追排第15位的韩国(1.13万亿美元)和第14位的墨西哥(1.18万亿美元),排在第16位的印度尼西亚(0.88万亿美元)和第17位的土耳其(0.79万亿美元)之前。
尽管这一数据看起来振奋人心,但也有专家指出,广东GDP总量过万亿美元,一半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并且,广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深佛莞四市占全省GDP的70%,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全省的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广东2012年的GDP总量为9422亿美元,人均GDP为8931美元,GDP总量与韩国相当,而韩国2012年的人均GDP为22590美元,远高于广东。与广东2012年人均GDP相当的罗马尼亚,GDP总量仅排在全世界第52位。
转型升级正“爬坡”
据广东省发改委的通报,作为外贸大省,在外贸“最波动一年”,2013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仍有望保住7.5%的增长速度,尽管低于8%的年初目标,但总量突破1万亿美元。市场动态显示,未来一段时间里,有望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在这一年中,广东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3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近3万亿元,超过了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的“二三一”格局调整为服务业主导的“三二一”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广东民营经济活力得到增强。去年前11个月,民间投资和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均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私营个体投资增长近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2倍。
除了进出口和投资,消费这驾马车得益于电子商务的拉动跑得越来越快。预计广东201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5万亿元。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告诉本报,广东GDP过万亿美元,赶超四小龙中最大的韩国,并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广东人口一亿多,是韩国的两倍多,人均GDP与韩国差距较大。
胡刚认为,广东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是很高,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阶段。
另外,广东科技创新能力远不如韩国、我国的台湾,除了深圳,其他地区都还比较弱。韩国有一批国际大企业引领,广东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广东正在积极调整。在去年11月22日召开的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记者招待会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消费、投资、出口对广东GDP的贡献率分别是45.5%、22.8%和31.7%,而去年这三者的贡献率已经调整为54.4%、43.7%和1.9%。
朱小丹称,这说明在转型时期,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当然也跟外需不足、国际经济低迷有直接关系,但同时消费和投资的拉动力在增强,而且拉动力最强的还是消费。
他表示,接下来广东将花更大的气力来提高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主要是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持续地高于经济增长的幅度,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购买力,同时要积极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