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
“北漂”回家也幸福
2012年6月,22岁的小夏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不少同学都把简历投向北上广,让小夏也跃跃欲试,她之前唯一一次到北京,是高考过后和家人旅游。“很喜欢那儿,街道干净,马路宽阔,到处都有一种现代化的气息”。
不过在父母的“挽留”下,小夏于当年7月在沈阳找了一份私立学校教师的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但只过了几个月,她就对现状产生恐惧:“22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42岁的我,是不是还是这样?”
去年五一,在说服父亲并与老家的男友分手后,小夏带着家人给的一万块钱,踏上开往北京的动车,成为一名“北漂”。之后,她入职劲松桥东南侧富顿大厦内的一家公司,每月工资3000元外加提成。
为了上班便利,小夏和在京工作的高中同学租住在劲松桥附近一间50平米的房子内,每月房租3700元,“每人1850元,加上水、电和网费,每个月在房子上要花2000块。”小夏说,当时她被北京租房的“行情”吓了一跳。因为在沈阳,在新盖的楼盘租间房不过一千出头。因为不愿再向父母张口要钱,小夏咬牙“押一付三”,带来的钱也所剩无几。
收入连日常开销都无法解决,三个月试用期还没到小夏就辞职了,直到当年10月才在双井一家公司找到月工资6000元的新工作。在此期间,为节省开支,小夏连超市都很少光顾,不过在电话里她还是告诉父母,自己“过得很好”。
转折出现在去年的11月初。小夏记得,那天下班打卡时,之前的男友手机响了,说要来北京看看她。“他想把我带回去,从来北京那天起我就明白,这一天早晚会来”。
男友见到小夏后,委婉地表达了双方父母委派自己来“催婚”的意图。后来在一天晚上遛弯时,男友问小夏,这座现代化、快节奏的城市,真的那么值得留恋吗?
望着男友,脑海里闪过这半年来在北京生活的片段,小夏发现,支撑自己坚持的那堵高墙坍塌了。“就在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应该回家了。”
去年12月离京回家后,小夏很快找到了工作,并与男友举办了订婚仪式,准备在今年下半年结婚。“我现在很轻松,每天不用起那么早,下班回家一进门就有热乎的饭和父母的笑脸,我会珍惜眼前的幸福”。
至于在北京的那半年,小夏说觉得是一场梦,“梦醒了,就该回家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李禹潼 刘洋 卢漫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