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等候5年保障房无一次摇号机会 北京小伙状告政府

为等北京保障房不敢娶妻不敢多挣钱

陈璇

2014年02月19日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被“保障房”锁死的5年

  河南焦作上演“抢房”大战,104套房1小时售罄,现场秩序一度失控

  为了在北京买一套房,37岁的小伙儿钱建新,称自己不敢多挣钱,不能过得富裕,连媳妇都不敢找。

  不过,至今也没人能说清,他幻想中的那套房子,正矗立在北京哪一块金贵的土地上。或者,连影儿都没有。唯一确定的是,他盼了差不多5年,额头上添了几道抬头纹,硬茬茬的一窝头发里,又伸出几根白头发。“奔四”的他,仍然是个晃来晃去的单身汉。

  但他还是个有“希望”的人。这个跟着他晃荡了5年的希望,就是那套房子——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建设的“保障房”。可等了5年,他连一次“摇号”的机会也没盼来。

  如今,坐在路边一家暖气不足的面馆里,回想起200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他的笑意,从额头上的一道皱纹,滑到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停顿下来。他说,那个热气腾腾的“希望”,正是从那年的夏天开始孕育,“那会儿北京奥运会还没开始呢”。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模仿当年居委会大姐跟他说话的口气,钱建新升了一个语调,“上头的文件来了。”按照此规定,32岁的钱建新有资格申请“经适房”(“保障房”的一种类型),“简直太幸运了”。

  幸运的钱建新填好“经适房”申请表,反复将那几页纸抻得平平整整,再放进写字台抽屉里。随后,他看到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专门到他家里来“调查情况”,觉得心里头的希望变得更“踏实”了。

  2009年1月26日,这个日子从钱建新嘴里脱口而出。这天,他正式成为北京市朝阳区“保障房”轮候者之一。被幸福感包裹的钱建新,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绕了半个北京城,到常营乡的一片保障房小区看了看。虽然,当时东五环外的常营,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但钱建新已经开始在心里勾勒家的蓝图。他指着其中一栋新楼房,对自己说:“将来的家就在这儿啦!”

  在他眼里,希望就像一个打满了气的氢气球一样,不断地膨胀,飞到天上去了。随着希望攀升的,还有北京的房价。2009年,北京大部分新售楼盘都是“日光”。房价几乎一天一个样,颇流行的段子是,“出去买了一个包子,回来时房价又涨了一千”。

  拿到申购资格,钱建新就像一块“香饽饽”,亲戚朋友恨不得“蹬破”他家门槛,给他张罗对象。婚恋市场里,房子几乎已成默认的“加分项”。钱建新是未来的有房一族,一片前景光明的样子。

  但是,钱建新不敢接受人家的美意,因为一旦他找个媳妇,收入超过1200元,他的申购条件就会“超标”,无异于选择“自动淘汰”。

  不光不能谈婚论嫁,多挣钱也不行,除非不想等保障房了。钱建新在一家社区文化公司工作,月薪2000元左右。每到年底,领导喜气洋洋地要给他涨工资,钱建新就像避瘟神一样,躲得远远的。

  “这真是一个悖论啊。”钱建新一直盼望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脱离父母,成家立业。但是为了这套房子,他又和自己最初的梦想,背道而驰。

  好在等房子的头两年,希望还是充盈的。那时,每到全国“两会”时,“保障房”就成热门议题。与此同时,在各大新闻网站诸如“今年‘两会’你有何期待”的调查中,“调控房价”通常是柱状图里那个高出一大截儿的选项。

  钱建新收集了一些报纸,上面印着“今年大概有2500多套“经适房”房源进入配售阶段”之类的报道。这些官方的表态和醒目的数字,曾经让钱建新的希望变得更具体。就这样,左等一年,右等一年,钱建新搁在抽屉里的报纸,开始变脆、发黄。连同它们一起褪色的,还有他的希望。

  2011年,钱建新开始不淡定了。他起初给自己一个“两年”的期限,“觉得那时房子差不多能‘到手’”。但他仍在“轮候中”。此时,北京的房价趋势也有些飘忽不定,实行买房“限购”政策。

  那时,钱建新看过朝阳区东五环外的一个小区,“复式的小户型,特价卖1万多元一平方米”。这或许是出生在工人家庭的钱建新,考虑买商品房的一次好机会,虽然这个小区距离垃圾场不过2公里,楼面上空两三分钟就飞过一架飞机。可最终钱建新还是错过了买一套“哪怕是偏点儿破点儿”的商品房,他一直在等“经适房”。

  终于,钱建新坐不住了,每个月去居委会和街道跑一趟,但每次只能听到“不知道”、“等着吧”。

  而在北京,除了钱建新,纠结于“等着吧”的保障房轮候家庭,超过10万个。钱建新加入了一个超过300人的QQ群,群成员都是朝阳区经适房的轮候者。他们把自己的“昵称”统一写为“朝阳0901”的样式,阿拉伯数字表示轮候的起始时间。也有不少人,在统一样式之前,加上“等不起”、“无奈”、“花儿都谢了”、“不知道”等前缀。

  钱建新每天泡在这个群里,看到这些人在群里讨论的大多是“房姐在北京为何有40多套房子”或者“假离婚,离了再结”等话题。

  有时,钱建新觉得这个QQ群就像一个“难民集中营”,大家像“精神病人一样”相互安慰。有人抱怨:“现在想开了,以后有钱就挣,管它超不超,总不能让这破房子把人逼死吧。”但更多人附和着:“苦命啊,还是等吧。”

  “我们是不幸中的万幸。”钱建新说。在北京,没有本地户籍的人,连申购保障房的资格都没有。有些人等到房,退出那个“集中营”。他们给仍在“轮候中”的人,“又添了几分希望”。

下一页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