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以房养老,没戏?
当保险资金“围剿”养老地产的同时,另一种养老模式跃然呈现——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按计划“以房养老”政策会于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近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名列“以房养老”保险首批试点城市。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相关细则还未出台,但是本地部分险企已跃跃欲试,合众人寿和幸福人寿两家保险公司正在筹备武汉版“以房养老”规划,泰康人寿也已开启武汉泰康养老社区计划。
对此,庹国柱并不看好。在他看来: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以房养老”就很难推行。与此同时,“以房养老”需要透明、公正的法治环境。“以房养老”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领域的运作质量要求相当高。
“养儿防老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老人,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产抵押给养老院,不给子女,许多老人和年轻人还难以接受。”庹国柱进一步分析称,“以房养老”在国外已经发展很多年,但也没有非常普及,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
当然,“以房养老”推出的最大阻力来自于金融机构,庹国柱告诉记者,“这其中涉及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多重影响,目前,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关键因素都难以预测。对银行、保险机构来说,倒按揭与正按揭恰恰相反,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这也就不难理解,银行、保险机构为什么在‘以房养老’试点上表现得并不积极。”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