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从去年的53.7%提高到60%。
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更多的新建住房、公用设施,无不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支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城镇化率每提高1%,能源消费至少会增长6000万吨标准煤。以此估算,未来6年间,新增的能源消费将超过3.6亿吨标准煤。
我国本就吃紧的能源供应,如何应对城镇化加速带来的考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怎样改变现有的能源格局?
新型城镇化绕不开能源硬制约
——平均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其能源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城镇化建设会带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大量使用,拉动能源需求
城镇化意味着会有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据测算,每一个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其能源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大量使用也会拉动能源需求。因此,城镇化进程将使我国能源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基数已然不低。从2002年到2011年这1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占全世界的比重从12.7%迅速攀升至22.4%,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初步核算,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7.5亿吨标准煤。
不仅能源总量大,我国单位GDP能耗也很高,分别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3.5倍,甚至是印度尼西亚的1.7倍。
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介绍,如果不走出传统高投入、高消耗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或接近美国时,现有能源根本无法支撑。
能耗高不仅是资源问题,还带来环境问题。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新能源商会监事长艾丰认为,城镇化会不可避免地刺激能源总消耗量以及排放量的上升,即便单位排放量下降,可能排放总量仍会不降反升,“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不事先做好能源这篇大文章,不从根本上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首先,城镇化进程也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工业化本身要比传统农业消耗更多能源,带来更大的环境和生态压力。其次,人口向城镇的集聚,会产生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艾丰补充说,在人口分散的农村,一家一户的垃圾、废水可能不会形成大问题;但在城镇中,几万户、几十万户的垃圾和废水集中起来,各种能源消费所排放的污染物集中起来,对环境的影响就十分巨大。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其实‘美丽中国’要比‘富裕中国’还难实现,特别是在‘水泥森林’构成的城镇则更难。”艾丰认为,城镇化进程无法绕开能源以及环境这个硬制约,如果不破解这一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可能被卡住,“美丽中国”也会是纸上谈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