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拿地积极性明显减弱
根据中原研究部数据统计显示,销售20强的标杆房企,截至5月10日,年内拿地额度共计1318.7亿元,而在2013年全年则达到了5600亿元。且最近几个月来,拿地数量逐月递减。
从2014年前4月土地市场情况来看,标杆房企明显出现谨慎态度,连续四月减少拿地额度,其中一月达到了单月高点,600.99亿,随后连续多月下调,2月拿地额为325.62亿,3月萎缩到254.54亿,4月更是下调到133亿,与去年同期的291亿元相比,下滑了54.3%。记者了解到,包括世茂、富力、雅居乐等多家房企在内,已经连续两个月未现身土地市场出手。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126家上市房企2014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3.45亿元下滑6.36%。在“招保万金”四巨头中,除保利一季度净利还维持增长外,其他三家均现下降,特别是万科,出现了13年以来罕见的净利倒退,同比下降5.23%。除万科外,招商地产净利下降6.82%,金地集团下滑73.65%。
“销售、利润的双双下滑,以及目前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都让企业在拿地时倍加小心。另外,部分标杆房企在2013年已经提前完成土地储备目标,也是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积极性减弱的重要原因。”某资深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但是对于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仍会出现积极拼抢的情况。
■ 预测
销售目标或放空?
“今年的市场环境,很难再现去年的销售盛况。”某上市房企营销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5月8日,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2014年4月30日止4个月,集团合约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2.21亿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35.08亿元同比下降65.2%。据业内人士评价,尽管合生创展的土地储备和货量充沛,但销售能力一直是其软肋,因此连续的业绩下滑并非新鲜事。针对2014年的经营,合生保守地制定了与2013年持平的销售目标——150亿元。但据了解,其全年推货量将达494亿元,其中刚需和改善产品占比高达77%,其余23%为高端产品。
不仅是合生,众多房企都需要直面业绩下滑压力。根据业绩简报显示,2014年1-4月份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24.3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9.8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8.7%和19.6%。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从4月份开始,万科告别了环比增长的局面,但是前4个月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依然增长,而且按照目前的销售额规模来看,全年完成2000亿元的销售额仍然有望。但他同时也表示,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市场如果出现断崖式下降,则可能没有公司能够幸免,万科在今年成立30周年实现2000亿元销售目标的计划,也有可能落空。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