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北京房价涨得快跌得慢 难言“露底裤”

赵莹莹 

2014年08月19日17:18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房价难言“露底裤”

  2014年调控政策走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月,北京房价出现了全面下跌。来自市场的“日光”声音,似乎又显示着回暖迹象。升或跌,几起几落的北京楼市又一次走到了“关口”。

  任志强说,2014年,车子可以降,房子降不了。可遥望2011年的峰谷,新盘价格甚至还在高峰记录,开发商离露出“内裤”还早着呢。

  4年前一张煎饼果子50万元

  在路边的快餐店吃完午饭出来,王峰(化名)重新踏进了华业东方玫瑰的楼盘。一顿饭的工夫,他权衡利弊后,决定在这买套房子。而售楼小姐看到重新出现在接待大厅的王峰,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哥,转了一圈,还是我们楼盘合适吧?您今天定房,我再给您申请个折扣。”

  “吃顿饭回来,房子还在,价格没涨,今年还真是买方市场。”谈笑间,王峰想起了4年前看到的一则坊间故事。

  2010年3月初,也是在通州某个楼盘,一位赵姓购房人看中了一套两居室,本来准备下定金,可又觉得1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还是太高,于是借口有点饿了,想出门买张煎饼充饥回来再谈。再回来时,售楼小姐说房子已经被人定走了,剩余房源单价也涨到了23800元/平方米,同样一套房子一会儿工夫就涨了50万元。

  “一张煎饼果子价值50万元”的故事,瞬间在市场间流传开来,成为当年楼市暴涨的一例“注脚”。

  “此一时彼一时,通州楼盘的热度早已今非昔比。”尽管对买方占主动的市场颇有信心,可王峰发现,大涨再微跌,跌完再暴涨,几轮起伏,如今的通州新盘房价并不比4年前便宜。

  3年前一套两居“赔”了50万

  实际上,截至目前,这一轮的新盘降价多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被视为最能代表通州市场状况的“京城第一降”楼盘——京贸国际城,至今还在扛着价。

  京贸国际城“京城第一降”的头衔,就来自于2010年4月北京第一次楼市调控之后。2010年3月,一天接连出现三块“地王”的北京楼市,正是热得发烫的时候。当月底,京贸国际城3号楼开盘,26800元/平方米的均价,成为当时通州在售楼盘的最高价。就是这样的“史上最高价”,购房人仍是“争相在项目处排着队”,以至于普通人形容楼市都是“买房靠抢,报价靠喊”。

  购房人小孙便是其中一员,高兴地买了一套两居室,一个月后,“国十一条”调控降临北京楼市,给暴涨的房价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半年后的11月,扛不住的京贸国际城,又走在了降价的前列,四期开盘,均价降到了19800元/平方米,成为北京第一个降价的楼盘。

  紧接着,一年之后,2011年9月,京贸国际城又以“特价房”为由,再次将均价下调至14000元/平方米,降幅达6000元。开发商的这一次降价,终于引发了老业主的不满,一套两居就“赔”掉了50多万元,业主们直接维权。

  不过,就像北京楼市从2011年年末的波谷逐渐走入2013年的新高峰,京贸国际城也跟随大势走出“阴霾”,2013年8月开盘,20000元/平方米的购房均价加上近7000元/平方米的装修价,总单价重回27000元/平方米的最高点。

  唯一不同的是,2014年的这一轮楼市下行,“京城第一降”并没有跟随,5月新入市的房源,至今均价仍扛在27400元/平方米。

  “楼市到底是涨还是跌,看开发商的行为最实在。”一位房地产营销人士告诉记者,从京贸国际城死扛不降看,开发商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也许并不像传言中那么悲观。“只有当‘地王’猛入市、老盘着急降价时,才是楼市真变了。”

下一页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