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 银行估值已届低点
据媒体援引恒大地产的话称,“华夏银行的财务表现强劲,使收购事项对本公司而言为一项合理的投资。”
数据显示,银行股正处于其史上估值的低点。截至1月24日收盘,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经有12家银行的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此前,最多的时候,曾有多达14家银行“破净”。有人戏称银行股已跌至“白菜价”。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银行贷款不良率小幅升至1.05%,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为275%。另外,2013年全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38万亿元,相较2012年的净利润水平还有增长。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2014年,国内银行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面对趋严的监管环境、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银行业未来的前景就饱受争议。普华永道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显示,超过七成银行家对未来三年银行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预期有所下调,近六成认为其所在银行未来三年不良贷款率将超过1%。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市场对银行业的未来盈利前景有担忧,但是中国的银行业不会过于糟糕,从不良资产的角度来看,2014年的不良资产率突破1.2%的可能性并不大,市场不应低估银行保持平稳增长的能力。“银行业与多个行业有关联,整体而言是比较稳健的。对于有想法的投资者而言,投资银行正是可以考虑的品种。”连平说。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但多家银行集体“破净”的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市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申银万国日前发布报告指出,虽然有吸收存款、额度紧张等不利因素,但在外汇占款持续流入、财政存款下发的背景下,总体流动性将不会构成银行股上涨的制约因素;而经过8号文、钱荒、不良暴露等风险因素释放后,银行通过自身资产负债和盈利结构调整,仍保持稳健经营,银行股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2013年至2014年PB(市净率)降至0.95/0.84,下行风险很小。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一些好的银行可能会脱颖而出,并具有投资价值。
输血 银行为房企提供融资平台
事实上,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净利润率大幅下滑与“钱紧”风险。房企频频联姻银行业,便是为了一方面在房地产净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通过银行业稳定的收益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联姻银行也将成为房企融资的有力平台。
27日,德勤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受政策环境收紧和经济增长回落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始进入盈利能力下降周期,近60%的上市大陆房地产企业在2012年出现净利润率下滑。
此前中房协发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蓝皮书2013》也显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将越来越低,预计“年均净利润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蓝皮书》预计,到2015年,房地产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将触及“10%警戒线”。
在成本上涨与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利润率终会下降。张宏伟表示,由于在房地产利润下滑的同时,银行业盈利水平却长期保持较为平稳的高水平,因此,企业投资银行业本身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当前来讲,银行估值水平为较低阶段,现在万科入股徽商银行、恒大入股华夏银行等行为可视为“抄底”投资转投金融行业的最佳时机,未来房企可以据此获得溢价收益。
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企业另一个风险“钱紧”来说,银行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融资平台。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就曾多次表示:“房地产说到底是金融问题,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
“房企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与银行的关系。”业内人士表示,自2013年下半年至今,银行贷款方面较为紧缩,因此,有部分房企主动入股银行意在改善资金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
的确,房企已意识到未来将面临“钱紧”风险。为此,为应对未来不时之需,房企一反常态地从2014年新年初始便大量发布海外融资计划。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房企扎堆宣布不同规模的海外融资计划,合计总融资额逾500亿元。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