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变“冷藏”为“活化”

练情情

2014年03月25日11:14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变“冷藏”为“活化”

  “活化”前的雷春生跌打铺。

  “活化”后的雷春生跌打铺。

  “活化”前的美荷楼。

  “活化”后的美荷楼。

  港府通过与民间合作使多栋历史建筑重获新生 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百七十年间,香港从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大都市。历史不长,但香港人很珍视自己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凝结了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但如今大多失去了原有功能而被空置。

  空置的历史建筑如何才能重新注入新的生机?香港近年来的尝试令人惊叹:早期公屋变青年旅社、废弃法院变艺术学校、跌打药铺变身中医诊所、精神病院变为文化馆……近日,本报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参观、访问了香港活化历史建筑的部分项目,以公众的角度体验和欣赏这些建筑。香港活化历史建筑的模式或可为内地城市借鉴。

  活化案例

  早期公屋变身青年旅社

  记者在香港时住在一所国际青年旅社。这幢名为“美荷楼”的建筑位于深水埗,外立面是橙黄色,非常显眼,于数月前刚刚投入使用。由于其交通方便、价钱适中,记者选择住在这里。

  美荷楼的故事源于1953年12月25日发生在石硤尾寮屋区的一场火灾。火灾令58万人无家可归。从1954年至2006年,美荷楼一直用作住宅,也是香港硕果仅存的第一代公屋。

  2009年2月,香港青年旅社协会获选为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伙伴机构,负责保育及活化美荷楼的青年旅社,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美荷楼的建筑结构间隔均被保留,原来的居住单位则被改建为旅社房间。活化后的美荷楼提供129间客房,包括93间双人房、8间家庭房、10间多人房、14间主题房间和4间伤残人士房间。

  美荷楼一楼设有一个对公众开放的“美荷楼生活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览上世纪50~70年代香港徙置大厦的生活状况及居住环境。记者参观生活馆时发现,原来吴宇森也是这里的老街坊,早年他与父母及妹妹一家人从内地来香港,原本无意久居香港,正打算去台湾,但一场大火把家当、房屋烧毁,命运让他留港发展,后来成为国际著名导演。

  废弃法院变身艺术学校

  临近美荷楼有一座7层楼高的建筑,外表庄严,香港好几部电影均取景于此。抬头望去,白色花岗石砖的墙壁上仍旧悬挂着“北九龙裁判法院”。2005年,香港政府为节省开支关闭了这座已服务44年的法院。此后,它空置了三年。

  这座建筑建于1960年,属于那个年代典型的公共建筑,也见证了香港司法制度的发展。2008年,它被列入首届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如何才能让这栋历史建筑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陈智聪介绍,当时委员会一共收到21份申请书,最后锁定在美国私立大学——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保证提供1500个学位,一半为香港学生。为此,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特地去美国考察,发现这家学院在美国的专长就是做活化建筑,在萨凡纳地区,活化了八九十栋老建筑。萨凡纳还提出自行承担上亿元港币的修复费用,以避开立法会的财政审议,争取早日办学。

  来此参观需要事先预约。这幢建筑的外立面几乎原封不动,原来的拘留所改建为学院办公室,法庭改建为课室,停车场变身图书馆,饭堂变成美术馆。为保护墙体,艺术品大多是采用吊挂的方法。

  跌打药店变身中医诊所

  在香港九龙的老城区,有一座三角形的四层唐楼,被夹在两条街道的交汇点。2000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这栋奇怪建筑的来历,外墙油漆已完全脱落,门窗残破,甚至被人称作“鬼屋”。

  2000年,雷春生业主将这栋建筑捐赠给香港政府,开创了香港私人捐赠历史建筑的先河。三年后,政府对其进行紧急维修,雷春生的故事才慢慢为人所知。原来,它的创造者是香港九龙巴士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雷亮先生。1931年,雷春生落成,一楼被开辟为跌打药房,楼上的三层则为雷家自住。2008年,雷春生被列入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由政府提供资助,为雷春生寻找新的用途。2009年,香港浸会大学获得了运营权。

  记者在浸会大学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建筑。各层外廊扶栏内增设了大面积低反光度的清玻璃组件,以减少路面噪音对诊所的滋扰。大宅外观保存完整,不过为了使其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里面增建楼梯、升降梯、洗手间等措施,这些增建措施均在楼宇后方,尽量不让人发现。而雷春生移交时留下部分匾额、地契、瓦钵、磨盆都被陈列在一楼。

  华工屯舍变身文化馆

  饶宗颐文化馆也是首批香港活化历史建筑项目之一。这块地方曾经做过税关、华工屯舍、监狱、医院和疗养院,后成为荔枝角医院,最终改造成文化馆。

  2004年,荔枝角医院结束运营,房屋交还香港政府。2009年,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通过活化伙伴计划,获得荔枝角医院活化项目的营运权。这个项目的保育顾问谢正勤发现,这里其实是现在华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所谓的“猪仔馆”,即是当时华工出口的一个屯舍,华工在这聚集,接受检疫,然后从旁边的一个码头上船。

  据记者了解,荔枝角医院的活化经费耗费2.5亿元港币,全部由政府承担。前两年政府还提供500万元港币的运营费用。

  目前,文化馆有两个摄影展在展出,还有一个专门吃饭的“银杏馆”,服务员均是超过60岁的长者,旨在帮助长者就业。上区已开设为旅舍,下区展览饶公作品,也定期举办其他主题的展览。

下一页
(责编:陈晔、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