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选择其中一条定制线路——梅林二村至华为坂田研发中心乘车体验。发现定制公交与常规公交相比,可节省近一半时间,定价上也较公司班车更有优势。
【争议】
公交“私人订制”
是否挤占了社会公共资源?
【深圳商报讯】(记者 肖晗 实习生余虹洁)深圳“定制公交”启动试运行,部分市民对此拍手叫好,认为将明显改善自己出行条件,也有市民质疑定制公交挤占了本就紧张的公共交通资源。
“公交企业有时间花精力去调研定制公交出行需求,为什么就不能多开两条线路,多开几趟车,改善一下早高峰普通公交车的拥挤情况?”每天都要往返于锦绣江南和科技园的米小姐向记者抱怨。她认为,公交车是保障市民基本出行的公共资源,而定制公交是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殊品种,公交企业推行定制公交有悖于公共交通的普惠性。
市民黄先生也表示,公交企业运营定制公交有先天优势,即可以不用额外购买车辆,依靠从其他线路上临时抽调的方式进行经营,这无疑降低了其运营成本。但正因为是从其他线路上抽调,这很可能会影响到高峰期其他线路的运营效率,以及增加了这些线路的车厢拥挤程度。
此外,他认为,公交行业享受财政补贴,而类似梅林至华为研发中心这样的“定制线路”,实质上相当于华为公司通勤出行的班车产品,享受政府补贴的公共资源却最终成为了企业私用的通勤车,这让享受不到该项“福利”的市民难以接受。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处研究部专家金懋认为,定制公交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是走市场化的道路还是在政府引导下走公益性的道路。如果定制公交在运营中出现亏损,政府是否对其进行补贴将面临较大争议,因为这意味着将公共财政资源用于补贴小部分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而如果定制公交通过市场化运营未来实现盈利,那么产生的利润是否应该用来补贴普通公交系统也将成为关注焦点,能否引入民营资本进入也是未来需要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