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王石:人生的第一个高点就是登山【5】

王石 周其仁 冯仑

2014年04月22日10:5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用企业家精神构建底线

  对谈

  主持人:我想起周教授以前出的一本书,叫做《收入是一连串的事情》,现在来看企业家精神、企业伦理以及大哥小弟之间也是一连串的精神,下面我们请周教授给我们点评一下,从王石先生、冯仑先生的亲身经历中如何看待中国的企业伦理状况?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它和美国企业伦理之间有什么差异?

  周其仁:中国人的信任靠什么?首先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陌生人怎么建立信任?我们有一个国家权力架构,行政系统强有力,自上而下,很多陌生人被组织起来。但是当两种资源中有一个不是强有力又没有血缘关系怎么组织?这就体现了这个环节的薄弱。

  我1993年第一次回国探亲,看到一个海报是万通的广告,上面写的是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他说房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到底是卖给你们的。

  我当时说万通是谁?后来知道是冯仑。有一天他到了深圳,我觉得挺难得的机会,我要讨教他在干什么。一讨教,他有很多问题我要跟他讲,我随口讲了几句话他到今天还以为我在帮他呢,我也关心他们这个组织。柳传志后来的原则就是要创造没有血缘的血缘关系,我们没有血缘但是非常信任,发生分歧能不能用比较文明的办法来解决?能不能从我们血缘深入的社会转到契约的人际环境?

  主持人:我们下面的议题是中国的未来城市化、城镇化究竟该怎么搞?

  王石:应该说中美城市发展的比较思考我还没有系统专门的思考,从微观上针对企业发展,参考更多的是日本市场。亚洲与北美不能比,亚洲人口很多,东京、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广州都一样,土地有限,非常密集。一般城市公共交通地铁是必备的,但是往往地铁是赔钱的,可香港不是,因为那里人口高度密集,所以它是赚钱的。

  冯仑:我们最近几年一直在亚洲工作,想了很多城市病带来的痛点,针对痛点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设想将城市变成新区,帮政府修新设施盖住宅。另外,一个城市化的公共政策还要有公共服务,这样的话才够完善。

  我们希望能找到合理的模型,究竟一平方公里盖多少?芝加哥一公里盖1200平方米,最后我们找到日本、新加坡这种可以计算的规模模型。在城镇化以后我们提出了几个新的要求,在空间、产业、人口聚集上不能摊大饼。现在我们按照这个方式在做,不能说百分之百成功,反对的、质疑的人很多,但是最近几年,大家慢慢接受了。

  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个经理人很痛苦,他以前没做过房地产,我为了创新专门找一个不懂房地产的。所以做错梦、说错话、办错事、花错钱,我不追究,他就在那儿折腾,折腾完了说这事我做不了。这就像你追一个女孩20年,每天说我爱你,突然一天你不说了,这女孩子自己毛了,我怎么了?怎么不说了?这三年以来,他说反对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现在三个城市已经开工两个,今年会增加到七个城市。

  所以我们在探讨城镇化另外的一种模式,除了摊大饼,看有没有新方法。

  主持人:这个话题是大家这段时间非常关注的,因为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性和增长性,中国经济走到这一步未来怎么发展?过去我们说大城市集约化、连片发展等等一系列,到今天我们似乎走到另外一个循环,多年过去我们好像又回到这样一个步骤上。

  周其仁:现在的经济学家扮演了预测者的角色,其实未来不确定不见得没意思,不确定才有企业家精神发挥的余地。我们针对问题要找到解决办法,我们的现有知识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下一个结论,但是要有这么一股劲,企业家精神就是创造的精神。我见过的企业家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不喜欢确定的东西。王石登山,那个雪看着挺平的,其实里面充满了陷阱,这种精神是要学习的。

  主持人:对于未来我们抱着激情,不管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到来。正如刚才周先生、王石先生、冯仑先生跟我们所谈的他们各自的学术经历、人生经历、企业发展经历,我们都有一个底线,不管我们把它叫做伦理道德、企业规则、市场规则还是叫制度等等。把持住这样一个基本底线,无论是做学术做研究还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会获得稳定的持续的发展。

  本版整理/王进  供图/张青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孙红丽、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