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逃“烂尾”命运?
虽然瑞安地产将项目转嫁给了保利,但是对于瑞安地产中汇广场的项目而言,不少业主均表示,瑞安地产虽然“接了烂尾”最终仍然没有逃脱“烂尾”的命运。据记者了解,沈阳中汇广场项目地块命运多舛,波折不断。
10年前,中汇广场的一期所在地3万平方米被命名为“新上海广场”,由上海中外企业家联谊会联合上海企业家联合投资,正大集团负责操盘,集商业、商务、商住、酒店、餐饮、影视、运动、休闲等多功能业态组成。预计2007年建成金廊北端标志性建筑。
而在2006年,温州投资商以参股的形式投资10亿元人民币成为新上海广场的大股东,直接参与该项目建设和管理,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然而温州人的注资并没有让该项目顺利完工,2007年年初项目停工。
2007年7月,新上海广场的停建项目被瑞安地产竞得,用于开发沈阳中汇广场(一期)。
2008年1月25日,皇姑区北陵大街21号地块由隶属于香港瑞安集团的沈阳中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以9.17亿元成功竞得,并将其命名为沈阳中汇广场(二期)。
2011年12月30日,瑞安公布,以2.73亿元人民币(约3.36亿元),收购沈阳中汇广场二期在建项目其余20%股权。代价拟以内部资源及银行融资拨付。
辽宁省房地产协会专家分析,瑞安地产2013年快速抛售的均为非核心资产,而沈阳中汇广场在其资产结构当中显然算不上优质资产。“从项目进程、规划变更、债务负担等综合情况来看,沈阳中汇广场没有能够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已经成为瑞安地产的负担。”专家表示。
专家认为,沈阳中汇广场塔楼规划被“腰斩”,令整个项目“出师未捷”。
据介绍,沈阳中汇广场一期共4栋建筑。其中地标性建筑为200米高的塔楼。由于中汇广场地块毗邻沈飞集团的主航道,80层高的塔楼的规划被迫变更为41层,从高度上即砍掉了一半。虽经多方斡旋,但结果并没有任何改变。
“从与保利交易仅仅11亿元的成交价格来看,说明保利承担的沈阳中汇广场的银行贷款及债务不低。”专家表示。
而工程进展缓慢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期原计划2007年8月开工建设,拟于2010年主体竣工,但实际上一年之后才得以动工,2011年完工;二期预计2008年9月开工,2013年主题竣工,但直到2013年项目被整体出售,仍然没能动工。
由此,我们不得不质疑,保利接手之后,该项目能够摆脱“烂尾”的命运吗?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