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秋裤楼
未来或形成更多烂尾楼
近年来,中国的摩天大楼发展进入了异常繁荣阶段,而长三角为典型区域之一。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位于中国。按照现在的建造速度,到2020年,中国拥有的摩天大楼数量将是美国的2.3倍。
对于长三角地区层出不穷的摩天大楼建设热,国家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科技学院教授盛承懋表示:“如果说一线城市摩天大楼的建设是为了缓解用地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那么二三线城市大力推出的摩天大楼建设的情况需要理性反思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一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实际上就是开发商与政府案子结合的‘形象工程’,搞好了一方面可以为地方官员政绩加分,也可以让开发商获得更大利益。但若是建的不好,很容易出现烂尾工程。”
一位在上海从事建筑设计的资深设计师告诉本报记者,“以苏州的东方之门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摩天大楼一直在宣扬‘大体量’‘地标建筑’等等,盲目比高是时下中国建筑(3.19, 0.01, 0.31%)界一个问题,你造500米,我就一定要造600米超越你,实际上是很多开发商和政府方面的误区,以为摩天大楼就是地标,能代表城市形象。其实不然。尤其是国内一些非一线城市,是否需要那么多摩天大楼,还需相关部门量体裁衣。”
一座座看上去很美的摩天大楼,其运营状况如何呢?对此,本报记者发函或致电苏州几家有代表性的摩天大楼项目,对于其目前的在售或者经营状况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时,未得到几家公司的正面回复。而据熟悉苏州当地摩天大楼开发建设的业内人士透露,从目前在当地建成的摩天大楼来看,有过烂尾传言的不少,空置率偏高,运营良好的摩天楼更是寥寥无几。
在克尔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林波看来,不少投资摩天大楼的企业,存在盲目上马的情况。他分析道:“以往摩天大楼的烂尾现象多与整体经济形势以及开发企业资金状况有关,后期经营不善则与选址、产业规划、招商等方面密切相关。摩天大楼属于高度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项目,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开发,即使具备了相应的资金实力和相关技术之后,仍需要在项目选址、城市产业规划方向匹配方面审慎决策。”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有部分开发商以摩天大楼或超高层概念为拿地模式进行全国化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开发的项目一部分进行出售,一部分持有,但是,后续这些项目的经营性问题留给了接盘者甚至整个社会,将会形成更多的烂尾楼。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