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山东立法禁“啃老”引热议 立法禁啃老多此一举?【3】

李文

【立法禁啃老多此一举?】近日,《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这一禁止成年子女“啃老”的条款,把这部条例的“大修”工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4年08月27日16:58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东立法禁“啃老”引热议 立法禁啃老多此一举?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葛磊:

  降低道德水平 浪费立法资源

  山东省政府法制工作办公室出台的是地方性规章,并不是法律。一部法律、一项法规能否得到遵守和执行,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如果出台后,因其不具有可执行性被束之高阁,或者欠缺可操作性给司法机关带来执行难题,又或者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最终必将导致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久而久之,必然损害法律的神圣性与权威性,也培养不出公众对法治的尊崇与信仰。禁止“啃老”入法,不仅降低了道德水平,而且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极大地浪费了立法资源。

  《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父母子女间的赡养扶助问题早有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由于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根据该规定,完全可以推理出父母没有扶助、资助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的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起诉父母要求资助,法院也不可能满足其诉讼请求。既然现行法律已经否定了子女“啃老”的权利,再将禁止“啃老”入法就丧失了一定的必要性。

  如果子女有能力而不赡养父母,父母可以到人民法院去起诉,然后由法院判决子女每个月给父母多少物品或者赡养费是多少等。何必再多此一举凭空弄出个禁止“啃老”法?难道有了禁止“啃老”法,赡养老人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政府部门更应该多从社会保障机制和关心关怀上下工夫,营造良好的赡养老人的社会氛围。与其浪费“公帑”去起草一项没有可操作性的规章,不如把资源节省下来,扶持和引导那些暂时不能够自力更生的成年子女,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啃老”状态,岂不善莫大焉?在赡养老人问题上,政府多担一份责任,多一些投入,总比将责任完全推给子女更人性化,更彰显社会温暖。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唐沰、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