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元宵节巧遇情人节:夫妻肺片成热门菜【4】

中国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巧遇,2月14日怎么过成为近两天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陪家人还是陪佳人的矛盾让不少年轻小伙子犯了愁。城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到正规店面购买放心元宵,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4年02月14日16:26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元宵节巧遇情人节:夫妻肺片成热门菜

  解读

  19年轮一回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昨天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月14日和正月十五碰上同一天,一般是19年轮一次。

  朱进解释说,由于中国传统农历和世界上普通使用的阳历是根据不同周期计算的,因此农历存在着19年七闰的规律,比如某个人的生日,一般会是19年能赶上一次是同一天。情人节的2月14日和正月十五一般也是19年相遇一次。记者查阅了万年历发现,1900、1938、1957、1976、1995、2014、2033年,元宵节都和情人节在一起。

  七夕为误读

  说罢和西方情人节的巧合,民俗专家赵书和王作楫也都澄清中国传统情人节并非人们日常熟知的农历“七夕”。

  “咱传统节日都讲究天时,春天谈情说爱,可七夕都到秋天了,而且是牛郎织女经过相识、相恋、结婚、生子、分离、相聚这几个过程之后才过的。”赵书称,七夕文化的认同不仅源于这一浪漫传说 ,还与古人对“双七”日月相重的数字崇拜以及对辛勤劳动换来好收成的期待密不可分,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应为“上巳节”,即俗称的“三月三”。

  在赵书看来,古代所有节日都具有为青年男女提供相识便利的内涵,从农历年初数起,正月初七“人日”即可算作第一个适于男女交往的日子,女孩十六,男孩十八,到了岁数的适龄青年就都打扮好上街玩耍并趁机相看,紧随其后的第二次机会便是“男女老少都出门”的元宵节,“先相互认识了,到春暖花开,三月第一个巳日的时候再踏青、见面,为了方便就干脆定下三月初三那天,直到现在,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三月节’,以及老北京人的蟠桃会,都是按照上巳节这个寓意来过。”

  王作楫认为,“三月三”是地区性、民族性的,而全国性的情人节正是农历正月十五。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唐沰、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