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访谈实录:专访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3】

2014年03月06日17:44    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主持人:您的好友评价您是双重性格,印象特别深的是白天一天赚400万才能维持集团的运作。而且谈到项目,从地产到水到污染各个项目,兴奋一天回来晚上还写诗,而且特别有激情,这是您一位好友说的。我知道您最近出版一本诗集叫《岁月的甘泉》,我还没有读到这本书。

    刘晓光:他说的对,我们一天要赚接近2000万,每天睁开眼睛先把500多万的利息还掉,还有几百万的税,还有几百万的利润,就是一个很紧张的运转过程。

    但是写东西,我是随时写,不是他们说的晚上才写。我见到新的事物一定要写下来,通过诗的语言概括出来。有的可能会称为诗歌,有的会称为记录稿。

    主持人:什么情感最触动您让您艺术创作,这是什么样的场景?

    刘晓光:比如写社会情怀的污染,对我的触动最大。我觉得人类就是在毁灭自己,人类最后在改造自然的时候,最后就死亡了,就毁灭了自己。看看沙漠,看看污水横流、污染的空气,看看冒着烟筒红色的气,这是一种。

    第二种是生意。每一天都会遇到很多的生意,见到好的生意我的眼睛是亮的,想着一定要把它做成。当一个好的商业动作完成之后,跟爱情和自由一样可贵,这是一种商人的感觉。他把它当做一种幸福,当成激动的事情和幸福了。

    还有的场景就是,当我失败的时候,很难受。要总结这种教训,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对国家中国梦这种大的思考,西方说中国没有现代文化,如果一个没有现代文化的国家或民族就没有灵魂了,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我们怎么总结弘扬中国的现代文化,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发现您在《岁月的甘泉》书中是专门用了一整篇的篇幅写首创情结,是不是您对首创有特别重要的感情,因为您在首创工作了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想听一听首创在您心中是什么样的感情?

刘晓光:确实,感情特别特别重。首创一方面像当年我们创造的是一个孩子,长大了像我们的母亲,我觉得它跟我的生命连在一起了,跟我的生生息息连在一起了。这里面有荣、有辱,有成功的东西,也有失败的东西。很小的企业做成一个很大的企业,做到了今天,在国内或者欧美它有它的声誉。

    它主要是包含了我们的心血,所以我觉得离不开它。我用了7分钟写了第一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呢?我心中的首创集团,用了7分钟就写出来了。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简单读两句?

    刘晓光:那是17年前的春天,一场一场暴风雨把我们拍打到市场经济的大海边。头上是阴雨,心中是迷雾,我们开始摇动还没有方向的旧船。因为它是一个壳嘛,没有产业,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只有一颗火热的心,只有一双握紧的拳,我们是谁?我们能干什么?两个轮子把我们送上辽阔的蓝天,两个轮子分别一个是金融,一个是实业。后来就是金融牌上市和抢资本的险滩、532产业构造,排除生存的万难,我们站在国际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掀起了雪白的风帆。

    后来是我们的置业、股份上市,我们闯过了资本的一道道难关,我们品牌的塑造使我们进入大投资者的眼帘,他们看中你了。后来我们有一百多亿一次的开行贷款,把我们推到了世界投资者的面前。10年的500强,沉甸甸的信誉链,结的果实粒粒饱满。所以我就感慨,风风雨雨17年我们张大了,我们富足了,我们让世界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自豪地走过了神圣的从前。从地平线远望那是青春,那是艳阳,那是我炙热的生命,那是我心中的首创集团。

    7分钟写出来了,为什么呢?就跟我当时写一个投资银行家自白的时候一样,在机场5分钟写出来的。它就是一种感觉,我觉得还是一种实践。在实践这里面来讲,都是用铅笔永,餐巾纸、烟盒随时随地写出来,把它这种活生生、热腾腾的生活给写出来。而且一直是比较有激情,有比较好的理想和信仰。

    有的就写不出来,比如说最早的“首创梦”,大家也问我,那时候带领我们干有什么好处。当时记得写了一首东西叫《首创的梦》,家家有公益,人人有汽车,一年休一个月假,一年出两次国,这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实际上当时很多具体的想法。

    将来一个企业家也好,一个企业的职工也好,一定要有两张奖牌,一个是社会奖牌,叫社会责任。一个也得有金钱奖牌,你不给他钱他也不干,所以两张奖牌都要有。在企业里面实际上为企业在奋斗,也为你自己在奋斗。企业好了,你也好了。我觉得我们的梦一定要具体,越具体越好。

    我记得一个新加坡的导游和我说他的新加坡梦,一个老婆、两个房子、三个孩子、四个轮子、五位数字,多具体啊,将来我们的梦可能也得具体化。

    主持人:我们今天讨论了住房梦,您说中国梦越具体越好,节目的最后希望您能给我们总结一下过去的发展规律。您对2014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一个预估,还有一些长远的前景您是如何思考的?

    刘晓光:首先,2014年在房地产的趋势应该是稳定的。第二,国家政策也是越来越明确,一方面做保障房、做自住型商品房。一方面调控,对于过热城市的商品房继续限价限购,对于一般城市的商品房开始放松了,我觉得国家调控的政策很清楚。

    主持人:有一些调控的差异性体现出来。

    刘晓光:第三,肯定体现着差异性,不同城市的差异性。第四,可能在政策角度,比如在金融的角度可能它有些收紧。都在动用经济政策了,但是房地产税、不动产税现在还没有时间点,可能还要看一看有一个详细的准备过程。

    对老百姓来讲,将来一部分人是符合买保障房的人,保障房条件的可以拿到廉租房,保障房可以买到。一部分人没有这个条件他只能买自住型商品房,将来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他也不够自住型商品房条件,也买不起商品房,将来可能还需要有一些政策体系。

    我觉得国家政策现在已经很明朗,一方面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一方面是商品房,我们接着往前努力的话,应该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不可能你住了房还需要不断的新增,比如说每一年多少万套保障房出来了,就解决了一批人嘛。每一年商品房又解决了一批商品房的人,这种双轨制我觉得还是很清晰。

    当然如果你让房地产大跌,也是有问题。为什么?一个是新房、旧房价值是趋同的,70%的人住在旧的房子,30%的人住在新的房子,当新的房子大跌的时候,旧房一样在跌了。

    第二,大起大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甚至也会出现像香港的那种情况。我觉得还是稳定下来应该符合我们的规律,符合我们社会稳定的现象。每一年的增长幅度,它跟GDP增长幅度略高于GDP增长幅度,这样应该可以。

    所以我想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并不高,6000块钱成本才4000多,高的可能就是这几个特大的城市和一些价值很高的二线、三线城市。在这次我们看到政策上也是有差别的,对该调控的限价限购还是很狠,该放松就放松了。而且很明朗的是双向的东西,一方面增加保障房,另外一方面市场来调节。

    等于是很清晰的政策体系,我觉得有一段的过程以后,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了。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唐沰、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